蘋果華裔工程師死於自動駕駛車禍 Tesla與家屬達成和解協議

蘋果華裔工程師死於自動駕駛車禍 Tesla與家屬達成和解協議
撰文:張子傑
出版:更新:

蘋果一名華裔工程師在2018年駕駛Tesla Model X時遇車禍喪生,美國法院4月8日的文件顯示,Tesla與死者家屬就事件達成和解,但沒有透露賠償細節。

路透社報道,事件發生於2018年3月23日,譯音姓黃的Walter Huang當時駕駛Tesla Model X在三藩市附近一條公路上行駛,但車輛突然撞欄,他當場喪生,終年38歲。

Walter的家屬認為,Tesla的自動輔助駕駛(Autopilot)是肇事原因;他們的代表律師亦質疑,Tesla是否清楚Autopilot運作時,司機可能無法使用該系統。

不過Tesla反駁指,Walter在事發前正在玩電腦遊戲,稱他不當使用該系統。

報道指,這宗致命車禍是美國當局調查數以百計懷疑與Autopilot引致意外的個案之一。

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一直宣傳公司的Autopilot和全自動輔助駕駛(Full Self-Driving,FSD)技術領先對方,惟該公司至今仍未證實有能力生產全自動行駛的汽車。

馬斯克日前表示,Tesla計劃在8月8日公開完全自動駕駛的的士Robotaxi,並宣布美國的用戶可以免費試用FSD一個月。

Tesla 無人計程車革命:香港能否迎頭趕上自動駕駛時代?|蘇仲成

撰文:MetaHero
出版:更新:

Tesla 無人計程車革命|我在上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及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已達至前所未有的水平,安全性甚至已超越人類駕駛員。然而,香港的發展步伐相對緩慢,目前僅允許 Level 2 的輔助駕駛技術,未能讓更高階的無人駕駛技術真正發揮潛力。這不僅影響科技創新,也限制了香港在智慧交通方面的競爭力。

文:Michael C.S. So(嶺南大學研究生院客席助理教授)

Tesla 創辦人 Elon Musk 最近宣布,其最新的車輛已可實現完全無人駕駛,並提出了一個嶄新概念:車主可在自己不使用車輛時,透過 Tesla Network 共享平台,讓車輛自動變成計程車。這項技術不僅能解決計程車短缺問題,也可提升車輛的使用率,減少停車需求,甚至為車主帶來額外收入。如果這項模式能夠引入香港,或許可以解決現時的士市場的困境,例如司機老化、供應不足及市民難以叫車等問題,並為香港的智慧城市發展帶來重大突破。

自動駕駛技術的不同級別

要理解 Tesla 的技術突破,首先要了解「自動駕駛」的不同級別。根據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SAE)的標準,自動駕駛技術共分為六個級別(Level 0 至 Level 5),其中 Level 2 是目前香港能夠合法使用的最高級別,而 Tesla 現時開發的技術已經邁向 Level 4 甚至 Level 5。

Level 0(無自動駕駛):完全由人類駕駛,沒有任何自動輔助功能,例如舊款汽車。

Level 1(駕駛輔助):車輛提供部分輔助,例如自適應巡航系統(ACC)或車道保持輔助(LKA),但駕駛員仍需隨時控制車輛。

Level 2(部分自動化):車輛可同時控制加速、煞車及轉向,例如 Tesla 的 Autopilot 及部分高階品牌的「高速公路駕駛輔助」,但駕駛員仍需保持手握方向盤,並隨時準備接管。這是香港目前允許的最高級別。

Level 3(有條件自動駕駛):車輛可在某些條件下完全自動駕駛,例如在高速公路上可自動行駛、變換車道及應對交通,但若遇到複雜情況(如突發事故),車輛會要求駕駛員介入。

Level 4(高度自動駕駛):車輛可在特定地區或特定情境下(如無人駕駛區域)完全自動運行,即使駕駛員沒有干預,車輛仍可安全行駛。這是現時許多企業測試無人計程車的標準,例如百度 Apollo、小馬智行等。

Level 5(完全自動駕駛):無需任何人類介入,車輛可在任何環境下自行運行,完全不需要方向盤或踏板,這正是 Elon Musk 希望 Tesla 達到的終極目標。

目前,Tesla 的 Full Self-Driving(FSD)系統正在向 Level 4 發展,Musk 亦預告未來數年內可達到 Level 5,真正實現無人駕駛的時代。這將徹底改變傳統交通方式,令汽車不再只是個人交通工具,而是一種可自動運行、創造收入的共享資源。

香港是否準備好迎接自動駕駛?

目前,香港的士司機平均年齡已超過 60 歲,部分更超過 70 歲,長時間駕駛對體能與精神的要求甚高,導致意外風險上升。再加上年輕人對這個行業的興趣減少,的士司機短缺的問題只會愈趨嚴重。如果無人駕駛技術能夠應用於的士行業,將能有效解決這個問題,使計程車服務更穩定、效率更高,亦可減輕市民日常出行的負擔。

Tesla 之所以能夠率先推動無人駕駛,主要是因為其龐大的數據庫。Tesla 車輛透過機器學習,不斷收集全球各地的行車數據,讓 AI 自動駕駛系統學習並適應不同的道路環境。此外,NVIDIA 的 AI 晶片技術使 Tesla 車輛能夠高速計算路況,即時作出決策。這些技術已讓自動駕駛變得可行,並在多個城市開始進行測試與應用。

然而,香港若要引入無人駕駛計程車,仍面對不少挑戰。最關鍵的是法規問題,現時香港的交通條例並未就無人駕駛車輛作出明確規範,亦未訂立相關責任歸屬,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如何界定法律責任將成為一大爭議。因此,政府應及早制定自動駕駛相關政策,為技術落地提供清晰的法律框架,讓企業和市民都能安心應用這項技術。

政府應積極推動無人駕駛技術

除了法規,香港亦可考慮設立自動駕駛測試區,讓新技術可以在本地道路環境中進行試驗。例如,深圳已經開放無人駕駛試點區,讓企業測試自動駕駛車輛在真實交通環境下的表現。香港作為國際城市,應該積極參考其他地區的經驗,並與業界合作,尋找適合香港的技術應用方案。

現時,運輸及物流局局長 陳美寶女士 JP 領導香港的交通發展政策,她可考慮加快研究如何引入無人駕駛技術,並逐步開放相關應用。政府可以先允許 Level 3 或 Level 4 自動駕駛技術在特定路段或特定時段內試行,例如選取部分新發展區或工業區,讓這些技術能夠逐步適應香港的道路環境,再進一步推廣至全港。

同時,政府亦可考慮與 Tesla、百度 Apollo、小馬智行(Pony.ai)等企業合作,掌握全球最新的無人駕駛技術發展趨勢,並參考其他國家的法規及基建發展經驗,制定適合香港的政策框架。香港作為亞洲主要金融與科技樞紐,應該及早部署,否則將在這場智慧交通革命中落後於其他地區。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