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俄羅斯拉鋸戰兩年 烏克蘭還能撐多久?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2024年3月對烏克蘭來說,是個危險的月份。對抗俄羅斯已兩年多,烏克蘭仍無法收復國土,更因為缺乏西方有力的軍援而彈藥短缺,烏軍在前線面對巨大壓力。近期烏克蘭更多是依靠發動無人機攻勢,試圖以小博大,俄羅斯則猛烈炮轟烏克蘭首都基輔進行威懾。戰事進入第三年,烏克蘭還撐得住嗎?

今年3月6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烏南敖德薩接待到訪的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Kyriakos Mitsotakis)時,俄軍一枚導彈在幾百米外爆炸。國家領導人走訪遭遇險情,難免令人懷疑,烏克蘭是否失去了制空權。

同月22日,莫斯科近郊的音樂廳遭到特大恐怖襲擊,惹惱了俄羅斯總統普京。儘管美國指烏克蘭不是幕後黑手,烏方也斷然否認,普京仍堅持暗示恐襲與烏克蘭有關,預示俄烏對抗將進一步升級。

從2022年2月普京下令侵略烏克蘭到現在,雙方仍然僵持不下。一開始,烏克蘭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外界也都認為長期貪污腐敗的烏克蘭政府,既沒有軍事力量對抗俄羅斯,也斷然不會有意志力敢去硬扛這個軍事強國。沒想到,澤連斯基沒有逃跑,堅守國土,這個舉動改變了局勢,鼓舞烏克蘭全民,戰爭初期烏克蘭軍民不顧生死保家衛國,讓俄軍蒙受重大人員傷亡。

俄烏戰爭:2024 年2 月28 日,烏克蘭-東南歐峰會在阿爾巴尼亞召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會見記者。(Reuters)

烏先盛後衰捷報一年無幾

但烏克蘭的勝利,在一年前戛然而止,自那以後烏軍沒有打贏一場像樣的勝仗。西方對烏克蘭的軍援從最初的積極到流露疲態,讓烏克蘭的「勝算」打了折扣。

雖然歐盟3月開會同意在今年為烏克蘭提供50億歐元的軍援,但歐盟任何舉措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落實,等到各成員國同意並審核通過,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美國的600億美元援烏提案,也因為共和黨的阻撓,遲遲未有下文。

日前,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就呼籲烏克蘭鼓起勇氣,「舉白旗」與俄談判以結束戰爭。今年以來,關於烏克蘭可能戰敗的說法甚囂塵上。持此論者認為,俄羅斯是以戰爭時期的速度舉國加快生產軍火,反觀歐美的武器產量不高,扣除了本國需求,可以撥給烏克蘭的實在不多。比如,去年烏克蘭使用的230萬枚炮彈中,只有30萬枚來自歐洲,而歐洲彈藥聯合採購計劃是直到去年底才落實。按此速度,如何與俄羅斯較量?

澤連斯基的顧問波多利亞克曾公開批評基輔盟友的「優柔寡斷」和行動不協調,縱容了俄羅斯,正在導致「嚴重後果」。他說:「俄羅斯開始變得自大,並開始相信它可以在數量上擠壓烏克蘭。相反的,烏克蘭缺乏炮彈,並且正在喪失部分主動權。」

不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多西(James Dorsey)認為,影響戰局的因素很多,時常有出人意料的情況出現,烏克蘭就要戰敗的說法有點言過其實。

多西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以俄烏戰爭剛爆發時的情況為例說,俄羅斯當時以為數日就可拿下烏克蘭,策劃這場戰爭的俄羅斯軍方將領對此深信不疑。「但是,這樣的盤算不僅落空,俄方還蒙受大量的人員傷亡,搞得狼狽不堪。兩年多過去了,烏克蘭到今天仍控制着大部份的領土,他們仍然堅守陣地繼續戰鬥。」

多西認為,外界不應低估烏軍的戰鬥力,烏克蘭當前面對困難,不代表它無法擺脱困境,畢竟烏克蘭部隊堅韌耐戰,對俄軍仍有殺傷力。

俄烏戰爭:2023年6月16日,在烏克蘭基輔郊外,烏克蘭軍人正在準備美製的復仇者防空飛彈系統AN/TWQ-1,以在俄烏戰爭中投入使用。(Reuters)

烏克蘭僅是拖垮俄國的棋子?

但戰場不等人,俄羅斯估計會在夏季展開攻勢。反觀歐美軍援「姍姍來遲」,人們不禁生疑:歐美是真心要援助烏克蘭,還是把它當成是阻擋、消耗甚至拖垮俄羅斯的一枚棋子?

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國際事務教授托爾(Gerard Toal)認為,美國和歐盟是真的要幫助烏克蘭抗擊俄羅斯。

托爾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因為俄羅斯正試圖摧毀烏克蘭,歐美堅決反對,不要這樣的情況出現。然而,沒有一個歐洲國家要『拖垮俄羅斯』,歐洲人想要的是一個友好鄰邦,而不是邪惡、要侵略鄰國的俄羅斯。」

托爾不贊同所謂的陰謀論。他說,將烏克蘭視為棋子的說法,是把全球事務簡單看成大國博弈的產物,這樣的觀點既狹隘,也不符合國際現狀。

可是盟友軍援不足正直接衝擊烏克蘭的反攻能力。去年10月以哈衝突爆發後,國際焦點迅速轉移,分散了各國領導對俄烏戰爭的關注,令人感嘆運氣和時機都不站在烏克蘭這邊。尤其是俄羅斯近期在戰場上捷報頻傳,難免令烏克蘭的支持者焦慮,議論烏克蘭是否戰略失誤,錯信能在西方盟友的支持下擊退俄羅斯。

托爾認為,烏克蘭缺乏軍援,是美國的失誤,不是烏克蘭誤判,而俄烏戰爭持續至今,出現戰略誤判的其實是俄羅斯。「估計歷史學家未來將會爭論,如果烏克蘭選擇小心翼翼地避免觸怒俄羅斯,情況又會怎樣呢?但目前,我們看到的主要『戰略誤判』是來自俄羅斯。」

「俄國原認為可以在短時間內於烏克蘭取得一場勝利,領導層是戰爭樂觀主義的受害者,這是我們在人類歷史上一次又一次看到的現象。」

托爾也認為,俄羅斯誤信中美對抗有助俄羅斯獲得中國無限的支持,而美國會更關注中國,不是俄羅斯。事實上,俄羅斯的大國地位已因為這場戰爭而被削弱。

他說:「相對於中國,俄羅斯討價還價的實力已經減弱,它對烏克蘭的戰爭則促使歐洲的反俄軍事聯盟比以前更強大。瑞典和芬蘭現在已經加入北約,北約正在大力加強軍事力量並重建軍工生產能力。」

2024年3月17日是俄羅斯總統選舉最後一天,俄羅斯總統候選人、現任總統普京在競選總部發表講話。(REUTERS/Maxim Shemetov)

轉向「戰爭經濟」添資源 俄羅斯延續戰鬥力

當初俄軍入侵烏克蘭,普京必定以為幾天內就可逼烏克蘭就範,沒想到啃了一塊硬骨頭。

俄軍起初接連吃敗仗,許多人估計俄軍會大敗、普京會下台,但這些預測都沒有成為事實。反倒普京在今年3月中的總統選舉以近九成的得票率成功連任,對外展示俄烏戰爭已經不會威脅到他的地位,也再次提醒西方領導人普京仍牢牢掌控俄羅斯。

為了扭轉戰爭初期的失誤,普京曾經利用歐洲國家在冬天對俄羅斯天然氣的高度依賴,試圖以此威脅並離間他們,但沒有得逞。與此同時,普京拉攏中國、朝鮮與伊朗這些美國的對手或敵人,尋求外援進而逐步扭轉戰局。這個策略發揮了效用。

托爾說,俄羅斯調整了最初的誤判,並逐漸認識到須要轉向「戰爭經濟」來贏得戰爭。「因此,俄羅斯在2022年9月徵兵,經濟轉向軍事生產,還採取許多變通方式來應對西方的制裁,這也讓中國和印度獲得俄羅斯以折扣價售出大量原材料。」

在托爾看來,中國、朝鮮與伊朗直接與間接的幫助,是俄羅斯得以迅速挽回戰場失利的一個很重要因素。

3月7日立陶宛情報機構發表的年度評估報告指出,高油價、成功規避制裁及國家的投資為俄羅斯提供了資源,使它有能力繼續在烏克蘭戰鬥至少多兩年。俄羅斯也在向西擴大軍力,準備與北約成員國在波羅的海地區長期對峙。

有分析認為,普京侵略烏克蘭,並不僅是要在俄羅斯周圍建立緩衝區以抵擋西方的威脅,他更要恢復前蘇聯時期的強大力量,要把俄羅斯重建為新的大國,重塑歐洲的政治秩序。

普京威脅動用核武是場豪賭

戰爭爆發以來,普京不時恫言要動用核武器,剛開始,西方無視普京的恐嚇,現在西方可能得認真對待了。尤其普京3月13日接受俄國媒體採訪時警告,如果俄羅斯國家主權與獨立受到損害,俄羅斯面臨存亡威脅,就會動用核武器。普京敢公然威脅,在於俄軍逐漸掌握了主導權,心裏有底氣。

澳洲外交政策智庫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分析說,普京持續的核威脅,是要阻止北約派兵介入烏克蘭戰爭,對西方國家劃出了一條紅線,表明他準備訴諸極端的手段。

不過,他的核威脅也可能是一個精心策劃的舉動,目的是讓西方國家坐到談判桌前。普京雖然決心確保俄羅斯取得勝利,但他也必然擔心曠日持久的戰爭帶來的成本與風險。加大核威脅,可能迫使西方領導人進行談判,以便更快結束衝突。

核威脅是普京的一場豪賭。如果西方國家認為普京的威脅是在虛張聲勢,並決定增加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不僅他的算盤落空,俄羅斯的利益也會受損。

普京的這個戰略能否成功,取決於西方對他意圖的解讀。

圖為2024年3月29日,烏克蘭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地區一個城市,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攻擊過後,可見被燒毀的汽車和受損的建築。(Reuters)

是戰是和說不準

俄烏戰爭打成了一場長期戰,對俄羅斯、烏克蘭和北約國家來說,大家都吃不消。

有分析認為,克里姆林宮將繼續利用西方的猶豫不決,來大肆宣傳烏克蘭必敗的論調,以此迫使烏克蘭走到談判桌前,按照莫斯科的條件達成和平協議。

可是戰情多變,是戰,是和,誰也說不準。

多西認為,現階段,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談判意願都不高。他說,談判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沒有選擇的餘地,二是戰爭的代價過高,沒有能力繼續打下去。換句話說,在沒有辦法的時候,走向談判桌是最後解決問題的辦法。「然而,無論是俄羅斯或烏克蘭,都不存在這些問題。更何況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立場都很強硬,誰也不肯妥協或讓步。由此觀之,雙方仍會繼續戰鬥。」

托爾則說,即使雙方停戰應該也不會維持長久,因為俄羅斯和烏克蘭會爭取時間進行軍事重組,加強軍力,然後再次戰鬥。

伯明翰大學的俄羅斯問題學者巴爾比耶里(Jaroslava Barbieri)在接受英國天空新聞台訪問時說,2024年既是西方不能再誤判的一年,也將是西方發揮重要作用的一年。她相信歐盟和北約將致力於強化烏克蘭的防禦能力。

巴爾比耶里分析道,2022年西方低估了烏克蘭的作戰能力,2023年西方低估了俄羅斯從軍事挫折中恢復戰鬥的能力,今年西方不能再出現誤判。「戰爭的未來取決於西方是否接受這樣一個現實:這不僅是烏克蘭的生存戰爭,也是整個西方的生存之戰。」

西方學者普遍相信,只要西方能團結一致支持烏克蘭加強防禦,今後較多受傷的會是俄羅斯。

英國軍事與安全專家英格拉姆(Philip Ingram)告訴英國媒體,如果戰爭再持續多兩年,俄羅斯將被顯著削弱。「它(俄羅斯)根本無法承受更多壓力、負擔,而在西方,承受能力只是一個政治決定,因為相比之下,烏克蘭失敗的代價要大得多。」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