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放火報復?官媒批「把愛國當生意」反智:遲早被流量反噬
近期,內地接連有知名人物或企業因「愛國」議題深陷輿論旋渦,例如有博主起訴作家莫言「侮辱革命先烈」,索賠15億元人民幣;又例如飲品企業農夫山泉旗下東方樹葉的產品,被質疑包裝是日本建築,行為「媚日」,引發爭論。除此之外,近年來亦不時出現諸如「日本人蓄意到山裏放火以抗議中國」等謠言。
近日,浙江省委宣傳部官方微信公眾號「浙江宣傳」就刊登文章《愛國豈能這樣消費》,提到近年有些人經常在互聯網上打着「愛國」的旗號,發一些「爽文」和短片,但真實目的卻根本不是抒發愛國之情,而是通過「碰瓷」愛國主義,博人眼球、賺取流量,把「愛國」當作一樁生意在做,並動輒給持有不同意見的人貼上「立場有問題」、「你不是中國人」、「你不愛國」等標籤,搞道德綁架。文章強調,愛國主義是每個人心中最純粹、最樸素、最高貴的情懷,「豈能這樣拿來褻瀆和消費!」
對於這類「愛國流量」生意,文章指大致有幾種套路。首先是「碰瓷式」的惡意舉報,借著「愛國」的名義對他人的正常行為作惡意聯想和政治化解讀,甚至肆意進行攻擊舉報。一些地方面對這類行為心裏也顧慮重重,怕一不小心引火燒身,只好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作出妥協。
例如,博主「戰馬行動」此前在一家商場指控該商家玻璃的招貼畫有日本元素,是「賣國行為」並報警。迫於壓力,商家進行整改,然而事實卻是原圖案只是普通的招貼畫,與日本元素無關。
然後是「煽動式」的反智謠言,部分自媒體博主違背基本常識,以編造謠言假說、煽動網民情緒的方式賺取流量,且標題往往很聳人聽聞,動不動就用「陰謀論」來扭曲事實,試圖把讀者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例如,早前某地發生山火,一些博主就猜測當地是中草藥出口大省,前不久中國停止了與日本的中草藥交易,所以日本人就蓄意跑到山裏去放火。事實上,官方早已調查出山火原因,但此類「陰謀論」仍然大有市場,反映出謠言的煽動性和危險性。
還有一種套路,就是「通稿式」的爽文劇本。在一些平台上,不同的主播講述着同一個「感人至深」的愛國故事,但仔細觀察會發現,這些文案其實是由職業寫手統一打造、批量生產的。例如在「在中國邊疆地區被邊防官兵保護的感人故事」中,用了「我們沒有生在和平年代,而是生在一個好國家」的統一文案,然後不同人在海邊或江邊用手機拍攝,身後背景都統一停着一輛邊防特警車。最後,一條平平無奇的影片收穫高達50萬的讚好。
文章稱:「一個粗制濫造的文案或故事,經由不同的人講述或演繹,實則是利用了網民的愛國心,以極低成本賺取流量、實現漲粉」。
文章指出,這些行為看似只是嘩眾取寵,但對社會造成的危害難以逆轉,也不容小覷。這些危害包括混淆視聽、扭曲認知;挑動對立、擾亂秩序;擠佔空間、破壞活力;褻瀆情懷、傷害情感。
文章總結,靠「碰瓷」愛國做流量生意,是對樸素愛國主義情感的羞辱和冒犯,終有一天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遲早被流量反噬。這是因為它與絕大多數人們心中的愛國邏輯背道而馳,「那些看似『大快人心』的爽文,究竟是『愛國』,還是『礙國』、『害國』?稍加思考就會有清晰的判斷」。
對於這股歪風邪氣,文章呼籲要堅決剎住,對那些人為製造對立、攪亂輿論場的劣行,平台方要更加果斷地出手,該封禁的要及時封禁,出現嚴重後果的還要追究責任,不能讓其侵蝕網絡輿論生態。同時,面對一些社會熱點事件時,每個人都要保持獨立思考之精神,不輕易被帶偏引流。
最後,文章稱愛國並不複雜,只要努力在自己的位職上發光發熱,就是最真切、最實在的愛國。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愛國更多時候體現在踏踏實實地幹好自己的工作,在崗位上多為社會作一點貢獻,這就是最好的愛國,「我們無須把它成天掛在嘴上喊口號,更不應拿來消費、謀取私利,把『主義』當『生意』」。
延伸閱讀:農夫山泉陷「媚日」風波:飲料包裝為日本淺草寺 原料來自福島?(點圖放大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