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增備用水源 珠三角「西水東濟」全線通水 支撐1.7萬億GDP需求

撰文:孫聖然
出版:更新:

廣東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簡稱「珠三角工程」),周二(30日)上午正式全線通水,較原計劃提前半年實現「西水東濟」。該工程總投資約354億元人民幣,年供水量17.08億立方米,為香港、廣州番禺、佛山順德等地提供應急備用水源,將有逾3200萬人受益。

綜合內媒報道,上午11時許,位於佛山順德鯉魚洲島上的西江取水閘口緩緩升起,珠三角工程鯉魚洲、高新沙、羅田三大泵站同步啟動運轉,汩汩西江水經由深埋地下的輸水隧洞,流入廣州高新沙、東莞羅田、深圳公明水庫,標誌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地下調水工程正式通水。

珠三角工程輸水線路全長113.2公里,西起西江幹流佛山順德鯉魚洲,東至深圳公明水庫,由一條幹線、兩條分幹線、一條支線、三座泵站和四座調蓄水庫組成,以地下深層輸水隧洞形式穿越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群。

珠三角工程於2019年5月全面開工,歷時4年半的建設,較原計劃提前半年建成通水。工程將輸水管道佈設在地下40-60米處,穿越4處高鐵、8處地鐵、12處高速公路、16處江河湖海,較傳統明渠輸水方式節約約2萬畝土地。

順德鯉魚洲泵站。(南方+)

據介紹,隨着粵港澳大灣區迅速發展,珠三角東部以43%水資源支撐68%的常住人口和74%的經濟總量,東江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已逼近40%的警戒線,而西江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只有1.3%。謀劃引西江之水解東江之困,是解決粵港澳大灣區東部城市群缺水難題的最佳途徑。

珠三角工程通水後,將改變廣州市南沙區及深圳市、東莞市單一供水格局,實現西水東濟、空間均衡,大大提高供水保障率,並為香港、廣州番禺、佛山順德等地提供應急備用水源,超3200萬人受益,支撐約1.7萬億元人民幣GDP用水需求,還可逐步退還東江流域生態用水,進一步保障粵港澳大灣區供水安全、生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