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曝美國豬肉「洗產地」風波 國台辦:恰恰證實民眾此前擔憂
台灣官方開放美國「萊豬」(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豬肉)進口引起輿論爭議,近期,桃園更被曝自美輸入的豬肉產地被隱瞞更改,初步統計有12萬公斤的美國豬肉流入台灣15個縣市,涉「洗產地」。對此,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周三(11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此次風波恰恰證實了台灣民眾此前的擔憂。
陳斌華表示,大陸方面注意到有關情況,高度關切台灣民眾的健康福祉。2021年1月,民進黨當局違背台灣民眾的意願,執意開放進口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從一開始就引發島內各界強烈反對和台灣民眾公憤。兩年多來,「萊豬」去向成謎。現在島內爆出美國豬肉「洗產地」風波,恰恰證實了台灣民眾此前的擔憂。事實上,這些年來,從開放「萊豬」到「核食」,從進口「毒雞蛋」到洗地「美豬肉」,島內民眾的餐食缺乏應有的安全保障。希望民進黨當局以民眾食品安全和健康福祉為念,向民眾作出負責的交代。
近期,新興冷凍食品、瑞騰國際公司進口美國豬肉,產地卻標示加拿大、英國,出貨給近百家下游商家,恐已全數被吃下肚。在台中,市府日前公布81家餐廳業者名單,包括六扇門、三顧茅廬、呷味亭、食神滷味等多家平價連鎖店中招。市長盧秀燕表示,民眾有知的權利,尤其吃下肚更為重要;民眾擔心是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如不把兩者分開,對所有美豬、美國農民及美國政府都不公平。她又指,如果中央把關住,清楚標示,就不會累死三軍,讓地方政府勞師動眾,疲於奔命。
另一方面,食藥署副主委林金富上周四(5日)強調,食藥署自2022年元旦訂定萊劑標準後,在邊境查驗美豬檢驗結果皆合格,也未檢出含有萊劑,進口各國豬肉查驗1.6萬多批中也未驗出萊劑,強調無論是本土或是進口豬肉,都未驗出萊劑,「台灣這2年半以來都沒有萊豬」。對於豬肉產地標示不實事件,林解釋,此次是因食藥署透過食品雲勾稽查詢,因業者報驗時必須進入系統登記資訊,揭露肉品下一手是賣給誰,遂發現數字不吻合,透過與地方衛生局聯合稽查,發現有業者未依規定申報,也未依《食安法》規定在外包裝標示原料原產地。他呼籲業者應依循《食藥法》規定,未來將持續進行輔導跟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