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年:軍備競爭是中美競爭最糟糕的形式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鄭永年日前表示,在中美的戰略競爭關係中,應該擔憂的是軍備競爭,「這是一種最糟糕的競爭」。鄭永年呼籲中美需要更多政治方面的互信,在政治上如果雙方開始進行交流,在社會上雙方就能更好地朝互信方向前進。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日前出席第二届S20+戰略對話,指出當前,中美兩國的民間都有一股很強的敵視情緒,如美國皮尤研究中心2023年3月發佈了一組美國民調,其中有38%的受訪者將中國視為「敵人」,比去年增加了13%,過半受訪者認為中國是「競爭對手」,只有6%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是「合作夥伴」。

鄭永年認為,對待中美關係不能太樂觀,中國需要兩條腿走路。(香港01)

鄭永年提醒,在美國國內對華敵對情緒上升的同時,中國國內普通民眾對美國的反感也日益增加,「尤其是在一些社交媒體上,部分民眾的民族主義情緒有些高漲」。

然而,儘管中美內部存在鷹派相向的意見,鄭永年認為,美國政府官員總體仍然是非常理性的;同時中國政府內部與領導人對美國的態度也是非常理性的、沒有很強的民族主義情緒,他們都希望中美關係能夠保持穩定發展。

外界認為,中美貿易戰助長了中國科技民族主義和晶片投資。(VCG)

鄭永年列舉過去互動為例,稱即使在特朗普(Donald Trump)發起對中國的貿易戰,中國商界還是在持續和美國做生意;即使不能和美國直接做生意,也會通過越南、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甚至墨西哥等南美國家和美國繼續做生意,「所以中美之間直接或間接的貿易迄今仍然在發展」。

對於中美之間存在的戰略競爭關係,鄭永年認為,競爭關係有分好的競爭與不好的競爭,比如經濟、技術的競爭既是不可避免的,大概率也是有益的,經濟、技術方面的良性競爭實際會推動雙方的發展,晶片領域發展便是一項例證。關於中美間體制競爭或者政治競爭,鄭有年認為,中國具有獨特的政治體制,係與中國的歷史傳統和文化緊密聯繫在一起,當可無憂無懼。

真正讓鄭永年憂心的是中美之間軍備競爭的層面。「我們應該擔憂的應該是軍備競爭,這是一種最糟糕的競爭」,中美間的軍備競爭將會給這些地區帶來很大的困擾」,鄭有年說道。

鄭永年指出,東盟國家以及很多類似的區域其實歡迎中美之間的經濟競爭,他們也不擔心其他領域的競爭,但是唯獨對於軍備競爭會感到擔憂,中美間的軍備競爭將會給這些地區帶來很大的困擾。

鄭有年認為,中美必須非常謹慎地看待東盟立場,東盟近幾年已經做出了集體的決策,即他們不會選邊站。如果美國和中國的衝突公開化,東盟很大機率是不會在中美之間選邊站的。現在這種氛圍和美蘇當年冷戰的氛圍是完全不同的,過去小國必須選邊站,但現在小國可以拒絕站隊。

中美之間競爭激烈,美國針對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創新型企業而發起的「技術冷戰」將不會減弱。(資料照片)

鄭有年認為,民族主義情緒的出現讓中美人民對彼此失去了信心,呼籲中美需要提昇更多政治方面的互信,在政治上如果開始進行交流,雙方的社會就會更好地朝互信這個方向前進。鄭有年強調,因為中美關係不是一個簡單的雙邊關係,中美兩國是世界秩序的兩大支柱,美國不可能在沒有中國的情況下維持世界秩序,中國也不可能在沒有美國的情況下建立世界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