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下周三起,將猴痘納入乙類傳染病管理

國家衛健委:下周三起,將猴痘納入乙類傳染病管理
撰文:孫聖然
出版:更新:

國家衛健委宣布,自下周三(20日)起,將猴痘納入乙類傳染病進行管理,採取乙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國家衛健委周五(15日)表示,去年5月以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生猴痘疫情,並廣泛傳播。去年9月,內地報告首宗猴痘輸入個案。今年6月,內地開始出現本土猴痘疫情,目前20多個省份先後報告猴痘個案,引發新增本土續發疫情和隱匿傳播。

國家衛健委稱,考慮到猴痘疫情將一定時期內持續存在,為進一步科學規範開展猴痘疫情防控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決定自2023年9月20日起將猴痘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進行管理,採取乙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據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管理的傳染病分甲類、乙類、丙類三類。乙類傳染病包括,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愛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甲型H1N1流感(原稱人感染豬流感)。

值得注意的是,新冠疫情爆發初期,中國政府基於當時的認識,將新冠肺炎納入法定傳染病乙類管理,但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但隨着Omicron變種病毒的毒性降低,國家衛健委自今年1月8日起,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

美國德州麻疹疫情持續擴散 159人確診

撰文:洪怡霖
出版:更新:

美國德克薩斯州(Texas)麻疹疫情近期持續發酵。截至周二(4日),該州已有159宗確診病例,其中一名兒童死亡。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當天表示,已派工作組前往德州幫助應對麻疹疫情。

德州衞生服務部4日通報稱,自2025年1月下旬以來,德州南部平原地區爆發麻疹疫情,截至目前,共報告159宗麻疹確診病例,其中22人住院治療,1人死亡。死亡病例是一名未接種過麻疹疫苗的學齡兒童,沒有已知的基礎疾病。

德州衞生服務部表示,由於麻疹具有極強的傳染性,預計疫情爆發地區及周邊社區會出現更多感染病例。該機構正在與地方衞生部門合作,對疫情展開調查。預防麻疹的最佳方法是接種兩劑麻疹疫苗,該疫苗主要以麻疹、腮腺炎、風疹三聯疫苗的形式接種。

麻疹是一種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經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氣溶膠傳播。感染者在接觸病毒後一到兩週內會出現高燒、咳嗽、流涕、眼睛發紅、流淚、皮疹等症狀,病情嚴重時可引發肺炎等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