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廢水兩年內進入中國海域 專家:放射性元素將破壞海洋生態
8月24日,日本開始排放核廢水入海。有專家指出,處理核廢水有多種方式,但日本選擇了成本最低的排海方案,推測核廢水會藉助洋流迅速向整個海洋系統擴散,兩年內會進入中國海域。
《科技日報》報道,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後,中國第一時間啟動對西太平洋海洋環境的應急監測與評估工作。
參與此次調查研究的北京師範大學國家安全與應急管理學院研究員余雯介紹,在這項持續7年的追蹤監測中,研究團隊發現,福島核事故發生3個月後,核污染物就擴散至距離福島600公里的公海海域,且含量嚴重超標。
在事故發生18個月後,台灣東南海域檢測出核污染物的存在。據測算,這些核素進入海洋環境後,將通過洋流在8至10年逐步擴散至所有海域。
借鑒上述觀測數據和海洋動力學過程,余雯預測,此次日本排海的核廢水會藉助洋流迅速向整個海洋系統擴散,且在大概一年半到兩年內進入中國海域。
她表示,核廢水經洋流運輸和擴散,其中一些放射性物質還會被海洋生物所吸收。雖然大海具有一定的稀釋作用,但日本長達30年的排海計劃仍具有不確定性,考慮到環境和生態的脆弱性,需謹慎應對。
大連海事大學智庫專家、法學院教授張晏瑲表示,處理核污染水有蒸發釋放、電解排放、地下掩埋等多種方式,但日本選擇了成本最低的排海方案,這種做法極端不負責任。目前,國際社會最擔心的是核放射性元素進入海洋環境造成的生態破壞。
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科學學院院長陳新軍認為,不同等級的核事故所產生的核元素污染各有不用,福島核事故在國際核事件分級表中被列為最高級別7級,其產生的核廢水的污染程度不可小覷。
大連海事大學智庫首席專家高之國稱,日本一直誤導「問題只在於氚元素」,實際上核廢水含有高達64種核放射性元素,且七成以上都是超標,多核素設備難以完全處理。
高之國表示,這些放射性元素進入海洋環境生態後,對人類和海洋生物危害最大的是碳-14和碘-129,其中碳-14的半衰期5000多年,碘-129的半衰期更長,而碳-14會在海洋生物體內聚集,其豐度或濃度可能是氚的50倍。
多位專家學者表示,核素融入海洋生態後,涉及複雜且長期的生物地球化學過程,目前科學家對此的系統研究和數據積累都很少。日本此舉史無前例,其危害性至今難以評估,具有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當前迫切需要就海洋生態系統、海洋生物生存等方面展開國際合作,開展長期跟蹤研究。
專家指出,核廢水排放對日本周邊海域魚類的影響最大,若海產品來源與福島較近,應保持警惕。目前,中國已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