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翻譯親述抗美援朝經歷:到處都是轟炸聲,哪有太平的地方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3周年。今年4月,高射砲營二連聯絡員(翻譯)黃性路向《新華社》講述了那段烽火歲月,與朝鮮幹部合力拘捕特務、與朝鮮群眾共度飢荒,尋找被高射砲擊落的美軍機、活捉美軍飛行員。

志願軍在他國領土作戰,不時都需要與朝鮮軍民溝通交流,東北軍區和東北人民政府動員了2000多名朝鮮族青年參軍,為東北邊防軍各連配備了朝文聯絡員作為隨軍翻譯。黃性路正是其中一員。

黃性路生於遼寧開原,後來舉家定居瀋陽市鐵西區,17歲時參軍。參軍僅月餘,1951年4月5日,他便以坦克一師高射砲營二連聯絡員的身份坐火車橫跨鴨綠江。

黃性路17歲時參軍。(微信公眾號@新華社)

4月30日傍晚,美軍兩架偵察機與往常一樣飛過山溝,黃性路所在的二連便拉響高射砲,其中一架偵察機隨即應聲墜落。見美軍飛行員跳傘,大批志願軍朝山上飛奔大喊「抓俘虜」,另一架美軍偵察機見狀立即開槍掃射,阻止黃性路等人靠近。

救走迫降的飛行員後,美軍當晚便派飛機到事發地點狂轟濫炸。當時,二連連部所在的村莊大火,包括黃性路在內的軍人不幸負傷,「彈片飛過來,我下巴流血,腿也被打了一個眼兒」。

即使負傷入院,黃性路仍然頭綁繃帶、手抓木棍繼續當聯絡員。除了與朝鮮幹部交流,他還會與朝鮮民眾直接溝通。

1953年春天,朝鮮部分地區發生飢荒。黃性路親眼見到,稻田邊的十幾棵大紅鬆的樹皮全被拔起。當時,志願軍司令部下令各支部隊駐地附近的老百姓不能餓死,黃性路便帶同朝鮮幹部挨家挨戶調查,每個符合條件的家庭均獲送幾十斤大米。

如今的黃性路已近90歲高齡,但回憶起那段槍林彈雨的日子,又好像歷歷在目。(微信公眾號@新華社)

1951年4月入朝參戰,1953年10月回國,如今的黃性路已近90歲高齡。雖然他已失明40餘年,回憶起那段槍林彈雨的日子,卻又好像歷歷在目,「1951年,馬良山是重點;1952年,上甘嶺是重點;1953年,金城反擊戰是重點。我記得,這三年這三個地方打得最殘酷」。

黃性路曾參加馬良山爭奪戰,守護臨津江上的公路橋和坦克橋,讓其免遭美軍飛機的轟炸,進而利於前線部隊運輸坦克、「喀秋莎」火箭炮等重裝武器。

「喀秋莎」火箭炮。(中國軍網)

馬良山位於朝鮮開城東北約40公里處,是臨津江以西、漣川西北、朔寧以南的鎖鑰之地,掌握該處就可保證開城側翼的安全,也是敵我爭奪的焦點。戰史記載,在1951年夏秋季的防禦作戰之馬良山戰鬥中,志願軍重型坦克蘇制斯大林-2首次實戰,將敵人的明碉暗堡打成一片廢墟。坦克一師坦克一團二連榮立集體二等功。

黃性路記得,1951年11月26日是最殘酷,最激烈,「從早晨到晚上,美國飛機就不斷。一批8架,完了就又來一批,扔炸彈,再掃射,一起來」「高射砲打得炮筒都發紅,高射機槍槍管都紅了,子彈都上不去,到處都是轟炸的聲音,這個山溝轟,那個山溝炸,哪有太平的地方,沒有安全的地方」。在整個戰爭期間,二連僅憑4門高射砲就擊毀敵人5架飛機、打傷7架。

馬良山戰鬥中的志願軍坦克。(中國軍網)

1953年10月,歸國前,為給戰士們留個紀念,黃性路跑到朝鮮蘋果園買了許多蘋果,每人一袋,更說好了回到北京豐台的部隊駐地後,大家都頭頂蘋果拍照。然而,等部隊到達鳳城,黃性路便接到下車的命令,回到位於丹東的志願軍辦事處工作,未有隨大部隊進京。

時光流轉,坦克一師後來改稱裝甲一師,並於2011年一分為二,變成兩個旅。一個留在燕山腳下,一支挺進「朱日和」,成為中國軍隊歷史上第一支成建制的專業陸軍藍軍旅。黃性路則留在丹東,相繼在多個科研院所工作,直至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