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動員30萬青年下鄉工作 包括優秀大學畢業生及在讀研究生

廣東動員30萬青年下鄉工作 包括優秀大學畢業生及在讀研究生
撰文:朱加樟
出版:更新:

近日,一份《廣東青年下鄉返鄉興鄉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三年行動》(簡稱三鄉行動)引發關注。該文件由共青團廣東省委在2月時發布,表示到2025年底,廣東省將累計組織30萬青年回鄉工作。

據內媒《澎湃新聞》報道,該文件指,到2025年底,廣東省將累計組織10萬名青年下鄉幫扶、聯絡服務10萬名青年返鄉實踐、培訓服務10萬名青年提升興鄉技能。以服務青年入縣下鄉就業創業為主要抓手,促進人才回歸、資源回鄉、項目回流,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具體工作包括:深化廣東高校畢業生志願服務鄉村振興行動,每年派遣志願者1萬名;每年組建1千支「三下鄉」重點團隊服務縣鎮發展;每年吸引省內外1千名青年企業家對接縣域產業項目;每年組織3萬名大學生返鄉實習就業;每年幫助3萬名鄉村青年提升興鄉技能;每年支持3千個縣域青年創業項目。

《澎湃新聞》的報道又指,2023年廣東開啟的「三鄉行動」會招募選拔優秀高校本科畢業生或在讀研究生,到粵東粵西粵北12個地市及肇慶市、惠州市龍門縣基層一線開展2至3年鄉村振興志願服務。

報道指,在全國其他部分地區,「青年下鄉」舉措以不同形式已開展數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青年下鄉行動是「有期限的」,能否留鄉長期發展具有不確定性,比如「三下鄉」是學生暑假短期實踐活動。

相對而言,開展更早的「大學生村官」有2-3年的服務期限,之後可轉為鄉鎮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報考公務員或另謀職業。不過,這也被部分人認為是進鄉鎮事業單位的跳板,最終留在鄉村的大學生並不多。近期,廣東「三鄉行動」明確提出要進一步鼓勵和支持志願者服務期滿後紮根當地。

中國青年失業率高企 教育部要求高校配合促就業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中國青年失業率近年屢創新高,近期,教育部宣布將舉行「寒假促就業暖心行動」,旨在加強對2025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指導,並透過一系列重點活動促進就業。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2年8月至11月期間,16至24歲的青年失業率分別為18.8%、17.6%、17.1%和16.1%。去年12月的數據即將公布,而高失業率的現狀仍然是中國政府面臨的重大挑戰。

據內媒報道,教育部近日已經發布了相關通知,要求各大學全力促進畢業生的充分就業。此次行動包括舉行12場針對重點地區和行業的線上專場招聘活動,以便為畢業生開拓更多職位資源,並及時掌握他們的求職進展與就業意願。

教育部要求各大學全力促進畢業生的充分就業。(資料圖片)

各大學需充分運用教育部的資源,為畢業生提供就業諮詢和手續辦理服務,同時發揮「一站式」服務功能,為寒假留校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就業指導。此外,教育部強調要重點協助脫貧家庭、低保家庭及零就業家庭的畢業生參加線上和線下的就業培訓。

通知中指出,各地大學需根據實際情況精心策劃和部署,確保「寒假就業服務」不斷線,並使「暖心行動」取得實效。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4月至6月期間,中國青年失業率曾連續突破20%,在6月達到21.3%的高點。隨後,官方宣布自當年8月起暫停發布分年齡段的城鎮調查失業率,並調整統計方式。去年1月恢復公布後,青年失業率未再超過20%。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