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台辦:統一後可解決台灣缺水缺電問題 台胞在國際底氣更足
撰文:孫聖然
出版:更新:
國台辦周三(29日)舉行例行記者會,發言人朱鳳蓮表示,兩岸統一後,台灣可實行不同於大陸的社會制度,「台灣同胞的國際發展空間將更大,在國際上腰桿會更硬、底氣會更足,更加安全、更有尊嚴,共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榮耀。」
國台辦主任宋濤日前在江蘇昆山與台商台青座談,針對統一後有何好處時,宋濤表示,只要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台胞希望得到什麼都可以商量。
朱鳳蓮對此回應稱,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從未分割,海峽兩岸同屬一中的事實從未改變。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實現國家統一,是歷史大勢,是正道。統一之後,台灣同胞將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朱鳳蓮表示,統一後,台灣可以實行不同於大陸的社會制度。在確保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前提下,台灣同胞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將得到充分尊重,台灣同胞的私人財產、宗教信仰、合法權益將得到充分保障。
朱鳳蓮說,統一後,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化、制度化更加完善,以大陸市場為廣闊腹地,台灣經濟發展空間更大,競爭力更強,產業鏈供應鏈更加穩定通暢,創新活力更加生機勃勃。長期困擾台灣發展和民生改善的眾多難題,特別是缺水、缺電等民生問題,可以在兩岸融合發展、應通盡通中得到解決。台灣的財政收入盡可用於改善民生,多為老百姓做實事、辦好事、解難事。
朱鳳蓮指,統一後,台灣的文化創造力將得到充分發揚,兩岸同胞共同傳承中華文化、弘揚民族精神,交流互鑑、化育後人,台灣地域文化在中華文化根脈的滋養中更加枝繁葉茂。
朱鳳蓮強調,陸方希望越來越多台灣同胞清楚認識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兩岸關係就能改善和發展,和平統一前景就能得到維護;背離一個中國原則,兩岸關係就會緊張動盪,台灣同胞切身利益就會受到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