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李強:大學畢業生數量再創新高 解決就業問題要靠發展經濟

兩會|李強:大學畢業生數量再創新高 解決就業問題要靠發展經濟
撰文:范玉瑩
出版:更新:

《澎湃新聞》報道,今日(13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閉幕會。閉幕會後,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記者會並答中外記者問。談到就業形勢、人口紅利、退休政策等問題時,李強表示,就業是民生之本,解決就業問題的根本要靠發展經濟。

李強表示,2023年大學畢業生(數量)在中國再創新高,預計今年畢業的大學生規模是1158萬人,的確增加了就業壓力,但從發展的角度來說是好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上新的崗位,一定會為社會注入蓬勃的朝氣和新的活力。未來,將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戰略,進一步加大相關的政策支持力度,特別是就業服務和技能培訓。

李強稱,一定會綜合施策,擴大和穩定就業崗位,對新的就業形態既要支持也要規範發展,「我看今年網上比較關心大學生就業,下一步,我們要廣開就業渠道,幫助支持年輕人通過自己的勞動和奮鬥去實現自己更加美好的人生價值。」

談到人口負增長、人口紅利是否即將消失的問題,李強表示,人口紅利既要看人口數量,更要看人口質量,既要看人口數,更要看人才數,「我們國家現在的勞動力總數,準確表述是適合勞動年齡的人口已經有近9億人,而且每年新增勞動力是1500萬人,人力資源豐富仍然是中國一個巨大優勢或者顯著優勢。更重要的是我們國家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經超過2.4億,每年新增的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經達到14年。因此,可以說我們的人口紅利並沒有消失,人才紅利正在逐步形成,發展的動力依舊強勁。」

對於今年會不會出台延遲退休政策,李強表示:「我們會認真研究,充分論證,在合適的時候穩妥推出。」

內地城鎮去年新增就業1256萬人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周二(2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公布,2024年,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56萬人。全年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1%。年底脫貧人口務工規模3305.2萬人。全年向665萬戶次參保企業發放失業保險穩崗擴崗資金386億元人民幣。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紮實推進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政策穩妥有序推進,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平穩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在全國推開,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取得積極進展。2024年底,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13.89億人,其中10.7億人領用電子社保卡。

在加強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方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持續推動職稱制度改革,推行「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制度,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加強職業技能評價規範管理,全年超過1200萬人次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或職業資格證書,評聘特級技師、首席技師2000多人。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