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發改委:中國經濟恢復基礎不牢固 國內經濟面臨五大挑戰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全國人大開幕,國家發改委今日(5日)發布關於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23年計劃草案的報告。

針對外界關注的中國經濟發展,發改委報告提到,中國經濟恢復的基礎上不牢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總量性、結構性、週期性矛盾問題進一步暴露。文中指出,國內經濟有五大挑戰。

一是總需求不足問題仍較突出。制約消費恢復和增長的因素仍然較多,製造業投資增長支撐不強,房地產投資恢復增長面臨挑戰,民間投資意願和能力仍然偏弱。一些地方由於項目要素保障不到位等,對基礎設施投資也形成較大制約。世界經濟下行疊加保護主義影響,全球貿易增長放緩,國際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保持出口穩定增長難度加大。

3月5日上午9時,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任內最後一次政府工作報告。(Reuters)

二是供給面臨的結構性約束較強。科技創新能力仍待提升,部分基礎原材料、關鍵設備和零部件等「卡脖子」問題突出,產業鏈供應鏈卡點堵點仍然較多。糧食穩產仍有不確定性,部分農產品和農資供求處於緊平衡態勢,國際糧價仍高位運行,向國內傳導的風險依然存在。煤炭供求形勢仍然偏緊,天然氣保供壓力較大,極端天氣下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還需提升。全社會用能剛性增長壓力較大,能耗強度降低還面臨不少挑戰。

三是重點領域風險可能交織放大。金融風險處於易發期,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大,跨國境、跨市場、跨領域風險關聯性明顯增強。一些地方經濟恢復困難較多,財政收支矛盾突出。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務風險亟待規範管理。社會治理仍需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形勢仍較嚴峻,極端天氣及洪澇、乾旱等自然災害風險猶存。

中國經濟在疫情後的復甦引起國際關注。(路透社)

四是民生領域存在不少短板。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高校畢業生再創歷史新高,重點群體就業形勢嚴峻。居民收入增速放緩,持續促進居民增收難度較大。教育、醫療、托育、養老、住房等方面供給短板仍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還需提升。大氣、水體、土壤等環境持續改善基礎尚不穩固,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仍待加強。

五是市場預期還不穩固。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困難,居民消費意願謹慎,企業發展信心不足與市場需求不振可能形成循環弱化。此外,工作中多目標多政策統籌協調仍不到位,在短期波動中把握長期趨勢、在發展中解決兩難多難問題、在複雜局面中及時化解重大矛盾風險的能力仍待加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仍較突出,「一刀切」、脫離實際的現象仍有發生,應對疫情衝擊過程中有些方面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

國家發改委也提到,在直面困難挑戰的同時,更應該看到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不斷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生產要素條件沒有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制度保證更為完善、物質基礎更為堅實、精神力量更為主動,經濟社會發展前景廣闊、前途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