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大學生誰來端盤子? 內地勞動市場面臨就業用工兩難矛盾

撰文:鄭寧
出版:更新: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繼2022年中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首次突破千萬大關之後,預計2023年將再創新高超過1150萬人,同比增加約82萬人,會對原本就壓力頗大的就業市場再次帶來挑戰。
在大學生們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境況時,餐飲業、營銷員、汽車生產線操作員等職業卻出現嚴重的「用工荒」。對此《新京報》發評論文章表示,若不轉變擇業觀,高校畢業生就業難與部分行業用工荒的問題,可能會進一步加劇。

昨日(29日)《新京報》發表評論文章,某餐營集團相關負責人稱,「年年餐飲業鬧用工荒,今年是最嚴重的一次。」自去年12月內地防控開放以後,許多餐廳陸續恢復營業,但缺工最嚴重的店,服務員甚至減少一半。

此前,內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2022年第四季度「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營銷員、汽車生產線操作工、快遞員、餐廳服務員、商品營業員、家政、保潔、保安、包裝工、車工位列前十。

2022年第四季度中國最缺工100個職位排行,營銷員排第一。

缺工的另一邊,卻是1158萬高校畢業生將面臨的嚴峻就業形勢。但白領崗位有限,若大學生們無法放下「身份」,改變就業觀,「就業難」與「用工荒」的矛盾性挑戰,可能會進一步加劇。

文章指出,在「人人都是大學生」的當下,大學畢業生就是普通勞動者,做餐廳服務員是正常選擇。這一點有必要成為內地社會的普遍認知。

內地教育部:中國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超過2.18億。(視覺中國)

文章強調,社會反應出的問題,不能僅靠說服大學生們降低就業期望來解決,而應建立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體系,部分高校亦應調整以職業教育為辦學定位,培養職業技能人才,而非爭相追捧學術型大學。

內地大學辦學定位於學術型,以及對學生的成才觀教育,加劇大學生就業難,以致有些畢業生對就業期望過高「有業不就」,甚至有的大學畢業生連基本工作技能也難以勝任。

文章認為,若各行各業的新增就業人員都接受過高等教育,亦是對各行業服務水平的促進和提高有重大意義。且解決大學畢業生就業難須有新思維,不能固守傳統職業定位與認知,要著力破除人才培養和人才需求的兩個問題,拓寬人才的選擇與社會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