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錫進:佛山事件擁擠場面與核酸宗旨相矛盾 媒體集體噤聲不正常

撰文:鄭寧
出版:更新:

11月24日,有網民爆料指,佛山順德區勒流街道某核酸檢測點發生人踩人事故,當局證實事件並稱未有造成人員傷亡。針對事件,《環球時報》前主編胡錫進昨晚(26日)發文評道,擁擠場面與核酸檢測宗旨相矛盾;更批評主流媒體不敢報道敏感事件。

佛山核酸檢測點發生人踩人事故後,有網友將該事件與「梨泰院踩踏」相提並論。胡錫進認為梨泰院事故造成158人死亡,而這次佛山人踩人並無人員傷亡,將它與梨泰院事故相比較顯然不合適。

相關閱讀:傳廣東檢測點發生人踩人事故 紅碼居民憂連累外地家人蜂擁做核酸

胡錫進強調,應通過佛山事件反思,如此擁擠的場面與核酸檢測宗旨相矛盾。若其中真有陽性感染者,這樣的擁擠豈不是給病毒提供傳播的土壤。核酸檢測點在控制檢測點人員「間隔兩米」的同時,亦要確保採樣過程的安全,一旦出現人群密集,應立即疏散。

胡錫進提到,日前一個爆款的視頻講了做核酸可能引發感染,引起了廣泛共鳴,此事恐怕需要引起官方的高度重視。

他建議,由於做核算的人實在太多,是否可以讓部分人不做核酸,僅讓以上班族為主的頻繁流動人群做核酸?專家和政府方面應共同研究、探討,如何調整全民核酸的必要性問題。

媒體應打開輿論格局 積極承擔社會溝通責任

近期除佛山事件外,各地都出現許多群眾示威、拒絕核酸等敏感事件,然而幾乎所有事件都先由互聯網曝光,媒體卻少有報道跟進。胡錫進表示,大部分事件都由官方通報直接回應民眾追問,媒體卻基本「靠邊站」。哪一件不是「民問官答」,媒體完全喪失「中介」作用。「但這不正常。對於講清楚那些敏感事件,緩解輿情都是不利的。」

胡錫進強調,要打破缺少主流媒體角色的輿論格局,把媒體在社會大溝通中的位置和作用還給它們(媒體)。

有網友在評論區反問「今天的中國還有記者嗎?」中國的媒體只轉發新華社,或者轉發人民網,所有的一切以通稿為準。有網民批評內地媒體「畏首畏尾」,缺少擔當和勇氣;如今連央媒都不敢報道,要如何指望其他媒體進行輿論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