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制定四文件列明應對措施 無疫情地區不按行政區域全民檢測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制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檢測實施辦法》、《新冠肺炎疫情風險區劃定及管控方案》、《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指南》、《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健康監測指南》等4份文件,詳細列明應對措施,指導各地各部門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檢測實施辦法》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檢測實施辦法》列明,無疫情地區,嚴格按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下稱第九版防控方案)確定的範圍對風險崗位、重點人員開展核酸檢測,不得擴大核酸檢測範圍,一般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

對於跨區域流動人員檢測,按照「自願、免費、即採即走、不限制流動」原則,在機場、火車站、長途客運站、高速公路省界服務區、港口等地設置核酸採樣點,面向跨省流動人員提供「落地檢」服務。

旅客需憑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乘坐飛機、高鐵、列車、跨省長途客運汽車、跨省客運船舶等交通工具。離開陸地邊境口岸城市人員需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入住賓館酒店和進入旅遊景區人員需查驗健康碼和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市民在北苑路地鐵站出示健康碼進站乘車。(新華社)

疫情發生後,在流行病學調查基礎上,根據疫情發生地區人口規模大小、感染來源是否明確、是否存在社區傳播風險及傳播鏈是否清晰等因素綜合研判,根據風險大小,按照分級分類的原則,確定檢測人群的範圍、頻次和先後順序。

如個別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對居住地、工作地、活動區域傳播風險較低,密切接觸者已及時管控,經研判無社區傳播風險,可不開展區域核酸檢測。

若傳播鏈不清、風險場所和風險人員多、風險人員流動性大,疫情存在擴散風險時,疫情所在區每日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三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後,間隔3天再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

感染者活動頻繁、停留時間長的其他區,或城區之外的區域,或疫情波及多個鄉鎮時,可基於流調研判,劃定一定區域或擴大範圍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原則上每日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三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

在北京市朝陽區八里莊街道一處核酸採樣點,市民在進行核酸採樣。(新華社)

《新冠肺炎疫情風險區劃定及管控方案》

《新冠肺炎疫情風險區劃定及管控方案》列明,一旦發生本土疫情,要儘早將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所在縣(市、區、旗)精準劃分為高、低兩類風險區,實施分類管理措施,根據疫情形勢及時動態更新風險等級及管控措施。

其中高風險區方面,原則上將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動頻繁且疫情傳播風險較高的工作地和活動地等區域,劃為高風險區。高風險區一般以單元、樓棟為單位劃定。在疫情傳播風險不明確或存在廣泛社區傳播的情況下,可適度擴大高風險區劃定範圍。風險區域範圍可根據流調研判結果動態調整。

高風險區需實行封控措施,期間「足不出戶、上門服務」。封控期間發現新的感染者,由當地聯防聯控機制組織開展風險研判,按照「一區一策」要求,可將原封控區域全部或部分延長封控時間。

高風險區連續5天未發現新增感染者,且第5天風險區域內所有人員完成一輪核酸篩查均為陰性,降為低風險區。符合解封條件的高風險區要及時解封。

疫情防控人員在社區內推着購物車運送物資。(新華社)

《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指南》

《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指南》列明,居家隔離的管理對象包括密切接觸者中的特殊人群、解除集中隔離後的密切接觸者和入境人員、高風險區外溢人員及其他經專業人員評估無法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人員。

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最好單獨居住,或選擇屋內通風較好的房間作為隔離室,保持相對獨立;隔離室外要放置桌椅,作為非接觸式傳遞物品的交接處;房間使用空調系統通風時,應選擇分體空調;盡量使用單獨的洗手間;房間內應當配備體溫計、紙巾、口罩、手套、消毒劑等個人防護用品、消毒產品及垃圾桶。

《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健康監測指南》

《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健康監測指南》列明,居家健康監測的適用對象包括結束閉環作業的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新冠肺炎感染者出院(艙)人員及其他經專業人員評估需進行居家健康監測的人員。

場所要求與居家隔離人員的一致,包括選擇在通風較好的房間居住,盡量保持相對獨立;避免與其他家庭成員共用洗手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