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首次發現BF.7變異株 深圳即日起對抵深者實行「三天三檢」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深圳於「十一」假期結束後出現新一輪疫情,多為市外來(返)深人員及其引發的本土關聯病例,並首次發現BF.7變異株。據「深圳發布」微信公眾號周二(11日)消息,當地已調整防控措施,要求所有來(返)深人員抵深後核酸檢測執行「三天三檢三不」,即核酸三天每天一檢,期間不聚餐、不聚會、不前往人群密集場所,謝絕訪客。

市疾控中心對全市周日(9日)以來的所有病例均進行了病毒基因組序列比對分析,結果顯示多數個案感染毒株為BA.2.76、BA.2.2變異株,以及首次在當地檢出的中BF.7變異株。據悉,BF.7是BA.5.2.1.7變異株的簡稱,為Omicron BA.5變異株的亞系,其比起BA.4或BA.5傳播速度及傳染力更快更強,且代際間隔更短。

雖然個案悉數在發病初期被及時發現,疫情發生大規模爆發的風險較低,全市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可控,但當地持續面臨着境外疫情輸入和國內中高風險區疫情傳播的風險壓力,特別是十一假期結束後外出旅行人群集中返深,新增病例呈現「多點輸入、區域性聚集」的特點。為監測排除來(返)深人員的疫情輸入風險,即日起,深圳對所有來(返)深人員實行「三天三檢三不」,所有來(返)深人員須持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抵深後核酸檢測執行三天每天一檢測,期間不聚餐、不聚會、不前往人群密集場所,謝絕訪客。

官方:JN.1可能發展成內地新冠病毒優勢流行毒株 助推疫情上升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內地11月發現本土新冠變種JN.1變異株,近日,當局表示,受JN.1持續輸入、農曆新年前後人群流動等因素影響,JN.1可能發展成為內地新冠病毒優勢流行毒株,助推疫情上升。

在北京召開的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疾控局規劃財務與法規司司長李正懋表示,專家研判,內地今冬、明春將繼續呈現多種呼吸道疾病交替或共同流行的趨勢。受國外JN.1持續輸入、農曆新年前後人群規模流動等多因素影響,JN.1變異株可能發展成為國內新冠病毒優勢流行毒株,助推疫情上升,增加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的重症死亡風險,並可能對救治能力相對薄弱的農村醫療服務系統產生一定壓力。

李又指,監測顯示,國內新冠疫情本土流行毒株中,目前JN.1變異株佔比較低,惟也呈上升趨勢,共報告490條JN.1變異株序列,其中輸入病例序列443條,佔90%;本土病例序列47條。有證據顯示,JN.1變異株免疫逃逸和傳播力增強,不過致病力並未增強,特異性抗病毒藥物依然有效。

李進一步指出,隨着元旦、新年假臨近,人群流動活動增多,可能增加傳染病疫情傳播風險,建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前往人群聚集場所時「科學佩戴口罩」,老年人、嚴重慢疾病患者、孕婦盡量減少前往人群聚集場所,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或出現相關症狀者暫緩出行,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場所。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