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學者拆解「台海新現實」:紅區代替紅線 中美走向「各自表述」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據台灣《中央社》報道,北京清華大學社科院國際關係學系教授達巍26日在中國學習型社會領航者網站「愛思想」發表專文指出,過去幾年很多觀察家都認為,中美在台灣已陷入行動與報復的惡性循環,這使台海成為唯一可能引起中美有意識衝突或戰爭的地區。
他說,台灣正牽動中美關係向更加嚴重衝突的方向位移,尤其佩洛西(又譯裴洛西、波洛西、佩羅西,Nancy Pelosi)訪台後,中美緊張又升高。如今中美關係已發生過去50年來最大的變化。但無論主觀願望如何,大環境變化之後,期待美國對台政策完全靜止不變,「或者期待島內台獨勢力完全靜止不變,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他說,討論台灣時中國經常使用若干底線不能被突破的紅線概念,然而至少在台灣,紅線從來都不是一根明確的、細細的線,而更像是一個區域,與其說各方都有紅線,不如說各方堅持的是邊界模糊且彈性的紅區。

達巍指出,美國過去圍繞一中政策與台灣交往保持一系列自我設定的限制,以保證這種往來符合非官方關係。但現在美國政府的限制正逐漸取消或突破,佩洛西訪台就是最新的一個例子。

圖為2022年8月3日,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及代表團與台灣總統蔡英文會面。(Nancy Pelosi@Twitter)

他說,這就好像美國搬走了廟裏的一座座佛像,只剩下一座空空如也的房子,然後宣稱廟還在那裏,似乎只要美國方面不說支持台獨,做其他任何事都不違背一中政策。另一方面,儘管中國政府不斷重申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但只要中國軍隊的實力不斷成長,活動範圍逐漸擴大,美方就會認為中國正逐漸放棄和平統一。

他說,因大環境已經改變,要求各方回到10年前的現狀或許有些刻舟求劍,當前穩定台海形勢,需要的是在新的大環境下實現新的均衡。

達巍指出,有學者認為中美需要第4個聯合公報,這種想法雖然不現實,但主軸是中美要在新環境下達成新的戰略諒解,這種思維是合理的。但考驗在於,雙方能否精準掌握彼此的克制,以及遏止因雙方關係惡化而被各自內部的壓力牽著鼻子走。

美國兩黨議員訪台:台外交部發布美國會兩黨議員訪台的照片。他們2022年8月15日在台北賓館接受款宴。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馬基與台外交部長吳釗燮與一眾獲邀出席者舉杯祝酒。美國民主黨眾議員洛溫塔爾、民主黨眾議員加拉門迪,共和黨眾議員拉德瓦根及民主黨眾議員的拜爾亦在席。(AP)

他說,形勢留給雙方的時間已經不多,若不能藉由自我克制及相互保證實現戰略穩定,恐怕就只能等待藉由更大危機、衝突甚至戰爭實現穩定,而這條路對中國、美國和全世界來說,代價無疑都太大了。

此外,曾5度陪同美國前總統卡特會見中共領導人的中國學者劉亞偉10日在「中美印象」(US-China Perception Monitor)中文網發表分析當前美中台關係的專文「中美正在走向『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他在文章中指出,兩岸曾經有過所謂「九二共識」,即「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稱這個共識曾經讓兩岸開始思考如何走向統一。但自從蔡英文成為領導人之後不再明確認可「一中各表」的共識,而中國和美國其實剛剛進入各自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階段。

劉亞偉說,當前問題的焦點已不是台灣「是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而是台灣「要不要」成為中國的一部分,或者說,美國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之際,還認為「世界上還有一個台灣」,以及美國如何保證這個過程必須是「和平演變」。

劉亞偉說,美方還沒有徹底完成對自己的新的台灣政策的重新定義,但中國必須開始考慮,如何因應美方對「一個中國」的全新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