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北京將步上海後塵現規模化疫情?吳尊友:可能性非常小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北京出現新一波新冠疫情,外界關注是否會演變成規模化疫情,更一度傳出北京要封城。對此,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周五(13日)晚發文,表示這種可能性非常小。

吳尊友表示,老百姓相信謠言,且傳播非常快,說明一個問題,即大家還是擔心、害怕,擔心北京會出現類似於香港、上海那樣的規模化新冠疫情。對此,他指可先從三方面看北京是如何響應的, 一是居安思危、提前準備,今年3月時北京已開始自問香港、吉林和上海的規模化疫情會不會發生在北京並該如何防範等,當一個地方政府能夠提前思考這類風險問題,並著手準備迎戰這種可能發生的風險,應該說北京是有充分準備的。

二是措施果斷、迅速有力,4月出現幾條傳播鏈,有疫情抬頭的苗頭時,北京果斷出手,及時落實了以高頻率、廣覆蓋的核酸篩查為主要手段的新冠疫情防控綜合性措施,初步摸清了疫情基本情況,為實施精準防控、斬斷傳播鏈條提供及時、有價值的信息,並及時採取了封控、隔離、居家辦公等多種措施並舉的措施,對病毒實施圍追堵截,封堵了病毒的主要傳播渠道。這些措施及時、有效地控制了病毒的傳播擴散。

北京疫情持續,由今日(12日)起,市民進入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社會單位、商務樓宇、商場超市、賓館酒店、餐飲飯店等公共場所,須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新華社)

最後是數據真實、規模可控,在每天公佈的疫情數據中,不僅報告新發現的感染者人數、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人數,還公佈每天核酸檢測混合管的陽性數,把疫情信息與社會分享又提前了一步,體現了北京對自己能力的自信和對控制疫情的信心。從這幾天北京報告的疫情來看,最高兩天超過了70宗,近幾天波動在40至50宗左右。更重要的是,約95%的感染者都是在管控人群中發現,社區篩查發現的新增感染者每天僅幾例。

吳尊友稱,實際上每天公佈的新增感染者人數並不能算「疫情」,其受檢測措施的影響非常大,每日新增數是由疫情和防治措施效果兩個因素決定的,故不能簡單地從中研判疫情,既要看這些新增感染者數據,更要看這些數據是怎麼產生的,比如篩查了多少人,新感染者是來自管控人員,還是社區非管控人員,各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等等。

綜上所述,北京這波疫情演變出現規模化疫情的可能性非常小。疫情的變化方向和發展速度,雖然受病毒的一些生物性特徵影響,但更是由防控措施的力度和速度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