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新增逾1.9萬本土個案及51死 明日再開展一輪全員核酸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上海市昨日(24日)新增19455宗新冠肺炎本土個案,包括2472宗確診病例、16983宗本土無症狀感染者,另新增51宗死亡病例。今日(25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死者皆基礎疾病嚴重,死亡的直接原因均為基礎疾病,而當局將在明日(26日)再開展一輪全員核酸。

據市衛健委副主任趙丹丹介紹,本土確診病例中,1557宗在閉環隔離管控中發現,69宗在相關風險人群核酸篩查中發現,846宗為無症狀感染者轉歸確診病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中,16835宗在閉環隔離管控中發現,148宗在相關風險人群核酸篩查中發現。截至昨晚24時,有196宗重型患者、23宗危重型患者在定點醫療機構接受治療。

而新增死亡病例的平均年齡為84.2歲,80歲以上高齡老人共37位,最大年齡100歲。死者皆基礎疾病嚴重,累及多個臟器,包括急性冠脈綜合徵、心力衰竭、嚴重心律失常、高血壓3級(極高危)、腦梗後遺症、糖尿病、帕金森病、阿爾茲海默症、尿毒症、惡性腫瘤、重度營養不良、電解質紊亂等。其中4人曾接種過新冠疫苗,其餘均未接種。患者入院後,因原發疾病加重,經搶救無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均為基礎疾病。

明日,當局將對所有的封控、管控和防範區域內人員進行全員的核酸篩查。為讓篩查工作有序、安全、快速地開展,當局將進一步做好現場組織和環境消殺工作,對於抗原檢測陽性待覆核者、混管陽性待覆核者及其同住者等人群,安排上門採樣。

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影片截圖)

針對目前核酸檢測的準確率,以及一些居民認為沒必要頻繁做,自測抗原就可以的問題,市臨床檢驗中心主任胡曉波表示,目前的核酸檢測方法主要是將樣本中的病毒RNA提取出來,再利用聚合酶鍊式反應(PCR)將病毒基因序列擴增,其靈敏度和特異性都很高。如果核酸檢測從採樣、轉運、核收、檢測、結果判讀和報告各個環節都能準確無誤,理想狀態下核酸檢測準確率可以達到非常高的水平。然而,核酸檢測的準確率也受到有關因素的影響,例如標本取材時受檢者配合情況、樣本存放的溫度和時間、檢測過程的規範性等等。為了保證核酸檢測結果的準確,實驗室會採取多種措施,例如通過設置內標來確認採樣是否合格,通過室內質控來進行監控等。

胡續指,全市上周五(22日)起開展社會面清零攻堅九大行動,其中檢測篩查行動採取了「抗原+核酸」組合篩查模式。相對核酸檢測,抗原檢測具有速度快、操作方便的特點,可用於居家自測,但其檢測的敏感性比核酸檢測要低,因為後者是一個指數擴增的過程,通過適當放大病毒片段的濃度,讓病毒更容易被發現。近期的連續篩查主要出於這樣的考慮,從新冠病毒感染的病程來看,存在一定的潛伏期,同時,不同的個體差異,病毒載量也不同。當社區完成一輪核酸篩查之後,通常那些病毒載量較高的感染者能被篩查出來,但也有部分病毒載量較低的感染者,會呈現核酸陰性結果。因此,需要通過連續多次的核酸篩查,儘早動態發現陽性感染者,盡快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