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包|上海實施分區分級防控 一文睇清「三區」措施大不同
為有效遏制疫情擴散,上海市實施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依疫情情況分為封控區、管控區和防範區。雖然各區的防控措施不同,但外界仍視為是上海封控政策鬆綁的訊號。
截至4月12日上午,上海各區劃定第一批「三區」名單,其中封控區11135個、管控區2682個、防範區10323個。
封控區:
防控最嚴格為封控區,近7天內有陽性感染者報告的居住小區、場所等,實施「7天封閉管理+7天居家健康監測」。在7天封閉管理期間,要實行區域封閉、足不出戶、服務上門。
若7天封閉管理期間無新增陽性感染者,就可實施7天居家健康監測,實行「人不出小區、嚴禁聚集」。 只要在「7天封閉管理+7天居家健康監測」期間無新增陽性感染者,且第13天封控區內所有人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就可解除封控,調整為防範區。
若7天封閉管理期間出現陽性感染者,所涉樓棟就要實施封閉管理至14天期滿,其他區域則實施7天居家健康監測;如7天居家健康監測期間出現陽性感染者,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和綜合研判後,就落實相應管控措施。
管控區:
管控區是指近7天內沒有通報陽性感染者報告的小區、場所等,實施「7天居家健康監測」。
市民原則上居家,不能離開社區、嚴禁聚集,但在嚴格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每戶每天可在社區內活動,分時有序、分區限流,並在指定區域以無接觸方式拿取物資。
若7天居家健康監測期間出現陽性感染者,則調整為封控區,落實相應管控措施;相反,如無新增陽性感染者,且第6天管控區內所有人員的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就可解除管控,調整為防範區。
防範區:
「三區」之中以防範區為風險最低。被納入防範區的小區、場所等,必須在14天內沒有通報陽性感染者。
防範區實行「強化社會面管控」,嚴格限制人員聚集;防範區內市民原則上可於所在街鎮範圍內適當活動,包括外出採購生活物資、藥物等等,但不可到封控區和管控區。若防範區內出現感染者,將立即調整為封控區。
各地劃分「三區」標準不一?
近期,上海宣布實施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引起外界關注。事實上,早於去年9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防控方案》,已明確要求一旦發生本土疫情,就要盡早將社區(包含行政村)精準劃分為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三類防控區域,實施分類管理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劃分「三區」標準需要根據當地具體情況而定,更與疫情規模大小及源頭清晰與否有莫大關係。
相比已大規模爆發疫情的上海,廣州的劃分標準有所不同,在疫情傳播風險最大的封控區,廣州就實施「只進不出、足不出戶」,全體人員在14天內,前7天每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後7天每2至3天進行一次核酸檢測;防範區則實施閉環管理,市民「非必要不離開」,24小時內開展1次核酸檢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