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多地通報現氣溶膠傳播 專家:通風和消毒可降低病毒密度
內地疫情升溫,除了上海、吉林的情況令人關注,山東、浙江亦先後發現氣溶膠(aerosol,氣霧)傳播病例。
專家介紹,病毒形成氣溶膠後存活時間會較長,再經由空氣傳播,及時通風和消毒,可以最大限度減少氣溶膠濃度和病毒密度。
山東省棗莊市台兒莊區周二(12日)宣布,某居民到戶外挖野菜時感染新冠,同時段有一名無症狀感染者在該處停留,且兩人均未佩戴口罩。經流行病學調查分析研判,為氣溶膠傳播導致感染。
台兒莊區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周三(13日)回應稱,前述的氣溶膠傳播病例是上月發生,發布該消息只是提醒大家注意防範,出入場所需佩戴口罩。目前,兩人挖野菜的地方和關聯軌跡場所均已消殺。
寧波市疾控中心周日(10日)發布消息,稱近期發生一宗疑似因氣溶膠傳播導致感染新冠病毒的事件。據通報,當地某確診病例乘坐私家車到地下停車場,當時有開車窗且未有戴上口罩,同時段有2位續發病例在該停車場內停留且未戴口罩,存在氣溶膠傳播導致感染的可能性。
《極目新聞》報道,2021年6月,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員合著的《呼吸道傳染病的氣溶膠傳播風險及防控建議》文章曾提醒,以流感病毒為例,能夠通過氣溶膠高效傳播的流感病毒,比無法在氣溶膠中高效傳播的病毒能更長時間保持穩定。
在相對密閉的公共場所中,呼吸道傳染病潛在的氣溶膠傳播風險不容忽視,而咳嗽和打噴嚏是產生氣溶膠的主要過程。
急診室醫生介紹,氣溶膠是一種懸浮在空氣中的固態或者液態的微粒,一些病原體可能會通過空氣中微小的顆粒遠距離傳播,病毒形成氣溶膠後存活的時間會比較長。
濟寧市疾病預防控制的專家稱,當病毒形成氣溶膠後存活時間會比較長,若長時間逗留在狹小和密閉的空間內,例如電梯、車廂、電影院等,被傳染的危險性較大。因此,市民要及時通風,降低氣溶膠濃度,規範佩戴醫用外科口罩能有效預防,並要注意定期消毒電梯、辦公室等特殊環境,可以最大限度減少病毒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