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港府暫緩全民檢測 梁萬年:並非「躺平」

疫情|港府暫緩全民檢測 梁萬年:並非「躺平」
撰文:孫聖然
出版:更新: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續嚴峻,早前擬於3月末實施的全民核酸檢測被暫緩,引發社會輿論。對此,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表示,特區政府暫不進行全民檢測,是基於疫情防控確定優先的要求做出的決定,不做全民檢測不意味防疫「躺平」。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周二(22日)召開記者會,被問及特區政府宣布暫緩全民檢測等問題時,梁萬年表示,香港疫情出現下降趨勢,但仍在高位運行,從確定優先和重點任務來看,仍然是減少重症、減少死亡、減少感染,老年人的優先保護是重中之重。如何在這個時期集中資源、集中專家、集中力量來降低死亡,來最大限度的保護生命,是香港當前最優先的工作。

梁萬年說,香港若在此時開展全民檢測有一個問題,就是「它的相應條件是否足夠具備」。例如檢測以後,需要對感染者和密切接觸者的追踪體系,包括隔離、觀測的相應空間和人力資源等等,綜合判斷全員檢測的時機和條件,特區政府做出暫不進行全民檢測,是基於疫情防控確定優先的要求做出的決定。

梁萬年表示,不做全民核酸檢測並不意味現在疫情防控就是「躺平」,特區政府實際上一直在圍繞著「三減、三重、一優先、四集中」這些戰略部署在和疫情做鬥爭,並且也取得了積極的成效,「所以不能認為它不做全民檢測就放鬆了疫情的防控,我倒以為它恰恰是依據疫情態勢的變化,通過優先的確定,更科學的來完善修訂優化相應的措施。」

梁萬年認為,香港亦在進一步擴大、擴充檢測能力,特別是核酸的檢測能力,除了固定的佈點以外,還專門設立了流動的檢測點,從檢測策略上,除了核酸檢測,也使用了抗原檢測技術,讓老百姓在家可以自我檢測,並且通過相應的報告系統,以便更早的發現可能的感染者並且加以管理。他表示,這些措施加起來,在當前來說對香港的疫情防控是有重要意義的。

內地民眾何時恢復疫前生活狀態? 梁萬年:已經很接近時機

撰文:孫聖然
出版:更新:

內地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是否意味著民眾的生活狀態即將恢復到疫情前?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接受央視訪問時表示,「已經接近了這個時機」,惟需要滿足四點條件。

梁萬年說,這些條件包括病毒的毒力、致病性下降,目前Omicron變異株已經呈現了這種狀態;還包括人群的免疫水平,要真正形成有效屏障,能夠防止重症和死亡的發生;要具有有效藥物,中國中藥已經被證明是有效的,同時也有新的治療藥物已經面世;疫情防控應急指揮系統、基層疫情處置能力和機制也日趨通暢完善。

梁萬年稱,中國正在逼近或接近完全戰勝疫情的時機,「我們做疫情防控的,一些策略和措施的優化完善,我們再堅持,一定能夠回順利的到達勝利的彼岸。」

梁萬年指出,目前在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的調整過程當中,仍然不能夠麻痺,也不用恐慌,要保持堅定的信念,「我們要用防控戰略的穩定性、防控措施的靈活性來有效應對疫情形勢的不確定性。戰術和戰略上保持有效協同,朝著共同的目標發力。」

梁萬年續指,為了最終的戰勝疫情,有幾項工作是特別重要的,一個就是堅定信念,要有效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第二個方面是要加快進行疫苗的接種,特別是老年人,來建立起穩固的有效的免疫屏障,來防止或者降低重症,防止死亡。

再一個就是要充分的使用好救治藥物,特別是中醫藥做好相應的儲備,這其中亦包括物資、人力資源,特別是醫務人員的數量、能力等方面的準備工作。另一方面就是為了防範醫療資源的擠兌,要做好定點醫院等一些相關救治能力的建設。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