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科技部長王志剛:內地防護太好病例太少 致藥物研發相對慢

疫情|科技部長王志剛:內地防護太好病例太少 致藥物研發相對慢
撰文:朱加樟
出版:更新:

今日(8日)上午,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二場「部長通道」上,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對付新冠病毒的廣譜藥正在積極研發;通過鼻噴式、吸入式的方式接種的疫苗也在研究中,現在有很好的進展。
王志剛又表示,中國在藥物研發上相對慢一些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病例太少,防護太好,再加上「動態清零」政策,所以很多實驗都在國外做。

王志剛表示,中國始終堅持五大方向開展科研攻關,五個方向包括疫苗、藥物、檢測、動物模型和科學溯源。

王志剛稱,在疫苗方面,原來3款滅活疫苗、1款腺病毒載體疫苗附條件上市,今年又有1款重組蛋白疫苗附條件上市。還有2條技術路線取得積極進展,一種是mRNA疫苗,已經進入三期臨牀試驗;另一種是DNA疫苗,也進入了三期臨牀試驗。

在藥物研發方面,1款中和抗體藥已經附條件上市,還有3款小分子藥進入了三期臨牀試驗。另外還有一些中和抗體藥、小分子藥、中藥都在積極研發中,表現出很好的前景。

猴痘|中國首款疫苗獲批臨牀試驗 爭取早日上市

撰文:蕭通
出版:更新:

中國藥品監督管理局已簽發臨牀試驗通知書,批准中國首款猴痘疫苗進行臨牀試驗。該款MVA株猴痘減毒活疫苗,是由國藥集團中國生物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自主研發,自外國猴痘疫情暴發之初就緊急啟動開發工作。

中國生物微信公眾號9月9日公布,該款疫苗是基於複製缺陷型痘苗病毒MVA株開發,疫苗株的安全性、有效性已獲充份資料論證。疫苗採用成熟的細胞工廠生產工藝,工藝穩定,質量可靠,在非人靈長類模型中,已證明能產生良好免疫保護。

圖為2024年7月19日,剛果民主共和國爆發猴痘疫情後,醫護人員為患者取樣檢查。(Reuters)
圖為2024年7月18日的剛果民主共和國,當地爆發猴痘疫情,不少患者均為兒童。(Reuters)

自2022年猴痘疫情爆發以來,全球121個國家和地區已發現逾10萬宗確診病例。截至今年7月底,包括港澳台地區在內,全國已先後報告確診病例2,567例。非洲地區近期更發現致病性更強,以及致死率更高的分支Ib新變異株,目前更已擴散至歐洲和東南亞地區。

美國、加拿大、歐盟、日本、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已先後批准猴痘疫苗上市使用。世界衛生組織近期也呼籲,全球應加快猴痘疫苗研發與量產工作。不過,中國至今尚無猴痘疫苗獲批上市。

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表示,將持續加大科研投入,加快推進猴痘疫苗的臨牀研究和轉化工作,爭取產品早日上市,滿足國家對猴痘疫情防控的需求。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