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號著陸點更具火星地貌特徵 對驗證火星古海洋假說意義非凡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中國首個在地外行星上運行的巡視器「祝融號」火星車近日公布最新研究表明,其著陸點相較其他火星著陸點具有更強的火星地貌特徵,其地表由風或水塑造。初步發現表明,祝融號將有望對火星北半球低地的表面環境演化帶來見解。
研究周二(8日)於學術期刊《自然-地球科學》上刊登,黑龍江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機電工程學院教授丁亮及其同事分析祝融號在前60個火星日收集的著陸點區域測量結果,發現了上述證據,並且研究了著陸地點火星土壤的物理性質與地貌特徵。
據介紹,「天問一號」探測器和祝融號去年5月在火星北半球的烏托邦平原低窪地區著陸,該平原直徑3200公里,為火星上最大的平原,其本是一處火山地區,歷史可追溯到約33.2億至33.6億年前。科學家推測,該平原曾經可能存在過大量液態水體或冰,因火星北半球可能存在「古海洋」,而其位於推測的古海岸線內,故剖析其地形地貌、物質成分,對探索其地質演化歷史、驗證火星「古海洋」假說意義非凡。
研究中,60個火星日意味著61.6個地球日,因火星上的太陽日,即一個「晝夜」的時間,平均為24小時39分35.24409秒,火星日比地球日長近2.7%。研究人員利用祝融號運動數據與相機圖像,確定它在前60個火星日里向南行進的距離為450.9米,而通過分析輪子與下方地形的相互作用力以及避障相機拍攝的輪轍影像,得以推斷著陸地點火星表面土壤具有較高的承載強度和粘聚力,以及辨別出符合沙脊、波紋、侵蝕坑以及岩石紋理等風蝕特性的地貌,其中風成床面形態以橫向沙脊為主,當地風向為東北方向。另外,著陸地區顯示出平緩的地形狀況,其地表的主要地質特徵包括風成床面形態、小隕石坑和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