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返鄉路上消失的20萬的摩托車大軍?車手:15小時路程手都凍僵
春節將至,許多在外工作的人紛紛返鄉。過去在廣東廣西一帶,許多農民工搶不到春運的火車票,組合成浩浩蕩蕩的「摩托車大軍」,2013年更曾一度達到25萬人。不過近年「摩托車大軍」變成三三兩兩的「游擊隊」,許多民眾選擇改搭高鐵,這樣的特殊景象已不復見。
1月25日淩晨三時,民眾甘幹榮鎖上出租房,啟動摩托車,帶著妻子和籠子裡的2個月大小狗旺財,兩人一狗踏上返鄉路。他要從廣東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廣西貴港市平南縣馬練瑤族鄉,如果騎摩托車,整趟路程要花近20個小時。
今年很特別,他在騎行14年的回鄉路上第一次落了單,只剩一輛車在路上獨行。「過去人多時,路上的摩托車就像一支軍隊。」但近3年來,甘幹榮已逐漸習慣沒有「組團」的歸途,之前與他結伴多年的老鄉們大多不願再騎摩托車返鄉。
據《新華社》報道,1990年代初起,每逢春運,來自廣西、湖南、貴州、雲南和四川等地的務工人員騎著摩托車,從珠三角地區出發,演繹著一年一度的「遷徙」。「摩托大軍」頂峰時期多達百萬之數,成為中國南方特有的春運圖景。
廣西梧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高速三大隊教導員鄒丹為「摩托大軍」服務的10多年,親歷了單向從廣東進入廣西的摩托車數量從少到多、從多到少,「2008年是7萬輛,頂峰時期的2013年是25萬輛,預計今年是1.2萬輛左右」。
報道引用據梧州交通運輸部門提供的資料,2013年桂粵兩地的「摩托大軍」曾達到高峰值25萬輛之多。出現拐點是在2014年,較上一年減少3.5萬輛,此後逐年大幅減少。
摩托大軍「拉風」但也心酸
1月21日,廣西今年首趟為在粵務工人員設置的「返鄉專門列車」從廣州南站發出開往南寧東站,這趟動車搭乘600多名廣西籍在粵務工人員,乘客李天林過去曾是「摩托大軍」的一員。
「過去騎摩托車回家需要15個小時,下車後手腳都凍僵了,到家還要烤火1個小時才回溫。」如今李天林現在坐在溫暖的車廂裏不無感慨,數小時的動車車程讓回家路越來越「近」了。
2014年開始從「摩托大軍」退休的農民工王觀旺透露,搭乘動車和自駕成為廣西藤縣籍的兩個新選擇。他說:「搭動車要2個多小時,開車要4個多小時,方便快捷多了,不用受冷受累了。」
不騎車改搭高鐵 摩托大軍式微三關鍵
自2008年中國第一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際鐵路建成運營以來,到2021年底,中國高鐵營業里程超過4萬公里,居世界第一。《澎湃新聞》指出,2014年摩托車大隊大幅減少,「正是貴廣、南廣高鐵開通之時」,多地間通行時間大大縮減,運力大幅提升。動車組開行數量從2014年底的38對,增長到2016年底的110對,再到今年預計達到200對。
自此以後,川渝黔桂等主要勞務輸出地區與珠三角地區實現高鐵直通,高鐵成為不少在外務工人員返鄉的首選。據了解,務工人員主要流出地的中西部省份及相關縣域,也是未來中國高鐵網路完善的重點區域。因此「摩托大軍」開始式微。
《澎湃新聞》也提到,外出務工者中,越來越多人靠辛勤工作實現「小康夢」。有了乘高鐵、坐飛機的能力,很多人也購置了更為安全、舒適的私家車。與之相應,春節期間農村也常常出現堵車現象。「私家車多了,摩托大軍自然也就減少了」。
最後一個因素是鄉村振興讓更多外出務工人員紮根家鄉,開啟新的事業。中西部省份的人口回流,加速帶來了中國流動人口規模逐年下降之勢,據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自2015年開始,我國流動人口規模已連續三年下降,這也成為摩托大軍減少的一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