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國產特效藥對Omicron有效? 研發領隊張林琦:仍保持中和能力
本月8日,騰盛華創旗下的新冠中和抗體聯合療法特效藥,獲國家藥監局應急批准使用,成為國內首個全自主研發並證明有效的抗新冠病毒抗體特效藥。
研發團隊領軍人物、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全球健康與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張林琦接受《央視新聞》訪問時,特別提到該藥對新變種病毒Omicron(奧密克戎)仍然保持中和能力。
如何用藥?療效如何?
張林琦介紹,特效藥是以靜脈滴注(俗稱吊鹽水)的方式注入體內,整個過程前後40分鐘;特效藥注入體內後馬上起效,為身體提供很強的保護作用。
臨床試驗數據顯示,特效藥能夠降低高風險新冠門診患者80%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主要作用以治療為主。同時,抗體在人體內可存留9至12個月,對預防感染有一定作用,是目前全球抗新冠病毒特效藥中最好的治療數據。
研發抗體特效藥
去年1月,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張林琦就組建團隊研製抗新冠病毒的抗體特效藥。張林琦介紹,團隊集中研究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的結構和功能,「因為這個刺突蛋白對病毒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像小偷進入家庭的一個鑰匙。這個門鎖實際上是我們細胞表面的另外一個蛋白,其實這個鑰匙和鎖的關係就是兩個蛋白的相互作用」。
抗體特效藥藥物基本原理抗體是人體內的天然武器。當身體被病毒感染後,體內就會產生抗體,而團隊就要找到具有中和病毒活性功能的「中和抗體」。據介紹,「中和抗體」它能精準地阻斷病毒和人體細胞結合,進而抑制病毒進入人體細胞複製和感染,在抗病毒和提高免疫的前提下,讓病人身體迅速得到恢復。
篩選出兩個抗體
然而,篩選「中和抗體」的過程異常複雜,張林琦更以「大海撈針,萬里挑一」來形容。疫情爆發後,參與特效藥研發的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曾收治一批新冠肺炎患者,並將感染者身上的淋巴細胞產生的抗體基因測序,從成千上萬個抗體中挑出206個潛在的優秀抗體基因,送到研究團隊手上。
張林琦表示,團隊首先要將抗體的基因回溯到蛋白質,排位好後進行結合病毒表面蛋白的識別,「看每一個抗體之間結合能力怎麼樣。不僅僅要結合,還有看它能不能阻斷病毒進入人體細胞,有的抗體可能有結合能力,但不具備有阻斷能力」。
去年3月5日,團隊從206個抗體中篩選甄別出兩個對新冠病毒阻斷力非常強大的抗體。
對於為何有兩個抗體,張林琦解釋,自己和合作夥伴均從事愛滋病的研究,他們認為新冠病毒雖與愛滋病病毒並非同類,但同樣屬於以RNA作為遺傳物質的病毒,而RNA病毒的特點是容易產生突變,「所以我們覺得要真正抑制這個病毒,靠單個抗體可能不行。所以當時就做決定要挑兩個抗體,這兩個抗體必須要有結合的能力,中和的能力,協同的能力,具有組合拳的能力」。
如何應對新冠變種病毒
據了解,特效藥研發後率先在動物身上進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試驗。去年9月,該藥在國內人體的一期臨床研究結束,安全性得到認證,惟3個月首次發現了新冠病毒的變異株。張林琦憶述,「當時我們出了一身冷汗,擔憂抗體失去活性,擔憂我們組合拳的效果有很大的打折」。
他表示,去年首個變種病毒在英國出現時,研究團隊立即模仿病毒突變的方式,並對抗體結合能力、中和能力、組合能力等作出一系列評估,「每次突變我們都會走同樣的過程和路徑,去評估體外的是不是失活了,是不是兩個在一起還能發揮共同作用,都會走同樣的過程或者都會走同樣的焦慮的過程,最後活力還在,能力還在,所以信心還是逐漸增加」。
國產特效藥接受全球臨床試驗
去年12月,基於之前在國內進行的一期臨床研究成果,張林琦申請參加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主辦的臨床試驗。
他表示,當時向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申報項目時,就展示了「組合拳」抗體在體外的優秀的高效的抑制病毒的活性,以及人體一期臨床試驗的安全性。最終,團隊以前幾名的身份得到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認可,直接進入國際多臨床的二期試驗,並由第三方進行臨床設計、臨床評估。
按照國際慣例,臨床試驗會將新冠患者分為兩組,一組接受特效藥的治療,另一組只是滴注安慰劑,並且嚴格按照隨機、雙盲、對照的原則,對特效藥進行國際臨床二、三期試驗,在28天內對比觀察患者的住院和死亡情況。
特效藥能否應對Omicron?
今年11月,全球各地陸續出現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目前已知該病毒發生32處刺突蛋白突變,世衛組織將其定義為第5種「值得關切的變異株」。
張林琦指出,每當有新的變異株出現,研究團隊就要再做合成、評估的過程,「我們發現組合拳其中一個抗體是保持了活性,另外一個抗體失去了一部分活性,但由於我們是組合拳,兩個抗體加在一起,仍然保持着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中和能力,所以我們對於我們抗體藥物針對新出現的病毒的抑制能力,是抱有非常大信心的」。
據早前報道,該款特效藥為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聯合治療藥物,分別是安巴韋單抗注射液(BRII-196)及羅米司韋單抗注射液(BRII-198),兩款藥品聯合用於治療輕型和普通型且伴有進展為重型(包括住院或死亡)高風險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17歲,體重≥40kg)新冠病毒感染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