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河南建人臉識別監控系統跟蹤記者 《環時》舉證斥報道偏頗
11月30日,《路透社》報道稱,根據河南省政府的招標文件顯示,該省已委託建立一套人臉識別監控系統,用以追蹤記者、國際學生及其他「可疑人員」。
《環球時報》今日(12月1日)指出,有關報道的描述存在偏頗。據招標文件顯示,該系統是一個服務於當地「出入境」工作的系統,管控對象包括「關注記者」和 「關注留學生」,而非全部記者和留學生。
據《路透社》報道,河南省政府採購網今年7月29日發布的一份招標文件詳細介紹了上述系統的計劃,該系統可以使用3000台連接到各個國家和地區數據庫的人臉識別鏡頭,匯集前往河南的相關人員的個人檔案。另一份文件顯示,中國科技公司東軟集團(Neusoft)9月17日簽訂一份價值500萬元(人民幣)的合約,並被要求在簽訂合約後兩個月內完成建設監控系統。
首先發現計劃的美國監控研究公司IPVM表示,該招標文件將記者指定為監控目標,「並為公安部門快速找到他們並阻止他們的工作提供了藍圖」。路透社稱,文件列明當地用紅黃綠3種顏色將記者按照「風險等級」分成3類,當中紅色「風險最大」,綠色反之。
《環球時報》報道,經查閱上述招標文件後,發現路透社以及IPVM的描述存在偏頗。招標文件顯示,上述系統是一個服務於當地「出入境」工作的系統,用於了解掌握來豫關注人的信息。系統的智能動態管控對象包括「關注記者」和「關注留學生」,而非全部記者和留學生。該招標文件還明確指出,被標註為黃色錄入標準的「關注記者」,實際是在中國有違法犯罪記錄的人員。
報道指,此次炒作相關招標文件的IPVM始終持有明顯的反華立場,曾多次攻擊中國大華科技、海康威視、曠視科技等企業的產品在新疆幫助政府「監視少數民族」,其報告以及相關負責人言論經常被外媒用於批評中國存在所謂「人權問題」。
報道指,今年5月IPVM曾宣稱海康威視與中國軍方存在長期聯繫,海康威視當時明確回應稱,無論現在還是以前都不曾針對中國的軍事應用開展研發工作。值得注意的是,IPVM 發布的內容曾被美國國會及行政部門中國問題委員會(CECC)2019年的年度報告以及多間反華媒體引用,成為抹黑中國的所謂「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