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行星防禦大會首次舉辦 中科院「以石擊石」方案受矚
繼論證將建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後,中國又舉行國家級性質的行星防禦大會,引發關注。
10月23日至27日,廣西桂林舉辦「第一屆全國行星防禦大會」,中國月球和深空探測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擔任大會主席。
據稱,本次會議旨在促進中國近地小天體監測、預警、防禦領域的交叉融合,探討有關前沿科學問題、關鍵技術發展、工程實施方案、政策法律構建及國際合作交流等,以推動中國行星防禦領域更快發展和整體水平的提高。
本屆大會由廣西大學、桂林理工大學、遼寧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聯合承辦,海南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超高速所、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國科學院行星科學重點實驗室、北京衛星環境工程研究所等協辦。
而早在今年4月下旬,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表示,中國未來將論證建設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其與探月工程四期、行星探測工程、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齊名,是中國未來重點推進的航天項目。
目前國際上認為可能採用的行星防禦一般是通過主動手段,其中包括核爆、動能撞擊、激光燒蝕、離子束牽引、引力拖曳、質量驅動等,破壞小行星的結構或者偏轉小行星的軌道。
據《環球時報》報道,一位中國航天權威專家曾透露,中國在小行星防禦領域的研究起步不久。在小行星監測預警、在軌處置等技術方面,與他國差距較大。
這位專家認為,中國應儘快建立國家級近地小行星防禦協調中心,組織協調小天體監測預警、危害評估、安全防禦和應急處理,牽頭制定中國小天體防禦體系的發展路線圖,發展地基、天基一體化的小天體監測預警平台。同時建立小行星監測數據庫,發布相關訊息。
該專家還建議,佈局小天體防禦關鍵技術研究,開展小天體防禦任務關鍵技術驗證,建立小天體防禦任務地面模擬實驗室,並適時啟動實施中國主導的小天體主動安全防禦任務,還應加強近地小行星防禦基礎研究。
報道還稱,設在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的中科院複雜航天系統電子訊息技術重點實驗室一個科研團隊,研究提出應對大尺寸潛在威脅小行星的「以石擊石」防禦方案。
「以石擊石」加強型動能撞擊行星防禦任務概念可突破地面發射人造撞擊體的運載能力和包絡限制,通過在太空中捕獲百噸級質量的岩石,從而顯著提升撞擊體質量,最終實現小行星防禦效果的數量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