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成「中國版雷曼兄弟」?美國損失數以十兆計 重溫那恐怖一天

撰文:今周刊
出版:更新:

近來受到中央打壓房市,深陷債務危機的恒大集團,不少投資人想要提前贖回金融商品得不到回音,卻傳出恒大內部6名高階主管「偷跑」提前套現成功,掀起不小輿論,恒大18日凌晨發聲明表示,已要求6名高階主管限期繳回款項,並予以嚴懲。恒大破產的隱憂,讓外界感到恐慌,為防止恒大的「雷曼時刻」到來,傳出相關往來銀行已提出損失準備,不過你知道什麼是「雷曼時刻」嗎?

恒大:嚴懲6主管

據《新浪財經》報導,深陷債務危機恐面臨破產的恒大,近日再爆出高階主管提前套現的醜聞,整起事件起源於恒大財富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杜亮,5月底宣稱「家裡有急事」坦承提前贖回恒大金融商品,隨後不少投資人因恐慌也想贖回時,卻拿不到半毛錢,紛紛到恒大總部抗議要求還錢。面對焦急的投資人,董座許家印曾表示,就算自己沒錢也絕對不能虧欠投資者一毛錢,兌付過程中也不會有特殊待遇,不料近日又爆出,陸續有恒大主管提前「偷跑」套現。

恒大18日凌晨發出聲明,截至2021年5月1日,時任恒大集團總部、各產業集團總裁助理以上高管及地產集團各省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以及時任恒大財富副總經理以上管理人員,共計44人持有恒大財富58筆投資產品。5月1日~9月7日期間,上述範圍管理人員中,有8人的9筆投資產品到期正常兌付,有9人新認購13筆投資產品,有6人提前贖回12筆投資產品。恒大表示,主管「走後門」提前套現,公司對此極度重視,要求該6名主管限期繳回款項,並給予嚴厲懲處。公司也要求恒大財富必須嚴格按照已公布的兌付方案執行,確保公平公正、一視同仁。

美國經濟損失佔年度GDP的40%~90% 點擊放大瀏覽當年「雷曼時刻」下的交易所情況▼▼▼

+11

破產在即?恒大恐成「中國版雷曼兄弟」

綜合外媒報導,由於中國房地產巨擘恒大集團爆發債務危機引起市場恐慌,為了防止恒大萬一破產所帶來的衝擊,傳與其往來的銀行如中國農業銀行已計提部分貸款損失準備,民生銀行和中信銀行,則是準備對部分短期貸款進行展延。而外界擔憂繼續下去,恐會醞釀中國房地開發商的破產潮,多家外媒將之視為中國版的「雷曼時刻」,台灣中央銀行也特別在臉書解釋,「當國際間發生大規模的金融危機時,常以『雷曼時刻』來形容」。

歷史上的那天 美國「雷曼兄弟」事件

雷曼兄弟成立於1850年,曾為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被美國《財富雜誌》(Fortune)選為財富500強之公司之ㄧ。2000年代初期,美國房市繁榮加以全球資金充沛,次貸市場大幅擴張,包括雷曼兄弟等投資銀行活躍於證券化業務,大量承銷與投資房貸擔保證券(MBS)及擔保債務憑證(CDO)等證券化商品;等至2007年,雷曼兄弟已成為全球最大的MBS承銷商與造市商,同年底,雷曼兄弟握有1,110億美元的商業不動產相關資產與證券,已是自有資本的4倍。2007年中,美國不動產市場開始出現疲弱跡象,隨著次貸危機越演越烈,雷曼兄弟的資產品質急劇惡化,嚴重侵蝕資本。

儘管雷曼兄弟於2008年初增資60億美元,但仍須出售資產補充資本;然而,在緊要關頭時期,管理階層仍不願以超低價出售資產,最終美國政府傾向採行併購方式解決雷曼兄弟危機,但又拒絕提供資金給有意併購的機構,致與美國商業銀行的併購談判破裂等種種致命因素,使雷曼兄弟不得不走上破產保護之路。2008年9月15日美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申請破產倒閉,由美國次貸危機(subprime crisis)進而擴大為全球金融危機(global financial crisis),全球經濟陷入大衰退(Great Recession),並帶來龐大的經濟及非經濟面損失,共有24國成為銀行業危機的受害者。

以美國為例,經濟損失總額高達6兆~14兆美元(約年度GDP的40%~90%,平均每人損失約5萬~12萬美元)、財富損失總額約15兆~30兆美元(約年度GDP的100%~190%),而可量化的精神層面損失(如失業的重擔加重產出損失的可能)則高達14兆美元。之後外界將雷曼兄弟因投資失利,在談判收購失敗後宣布申請破產保護,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的事件,稱之為「雷曼時刻」(Lehman Moment)。關於這段歷史,HBO曾改拍成電影《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劇中呈現Fed主席Ben Bernanke與財政部長Hank Paulson四處奔走,希望民間部門接手雷曼兄弟的內幕。因此,在這次中國恒大事件爆發,外界也將之視為中國版「雷曼時刻」的來臨。

【延伸閱讀】美股港股暴跌│只是開始?印度神童預言震盪持續到這月!倡2類投資

港股恒生指數大跌情況,5天累計已跌逾1872點,另看美股3大股走勢(點擊放大瀏覽)▼▼▼

+12

印度神童最新預言 經濟股市震盪2個關鍵時間點:到2023年這個月才好轉▼▼▼

+23

延伸閱讀:

網紅自驗抗體惹議 疫苗保護力不是這樣驗的,羅一鈞曝3判斷關鍵

誰是「航海王」?什麼是當沖?台灣人逾7成是「金融文盲」 投資理財小心吃虧

【本文獲「今周刊」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