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雙減|調查指逾7成家長「教育焦慮」緩解 經濟負擔減輕
內地官媒《中國青年報》發布一份調查指,「雙減」政策實施之後,72.7%受訪家長表示教育焦慮有所緩解。此外,受訪家長對「課外教育支出減少,家長經濟負擔減輕」的認同度打出平均分7.7分(滿分10分)。
這份題為「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家長『雙減』政策態度」的調查,共有511043名家長參與。調查顯示,87.0%的受訪家長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感到焦慮。交互分析發現,孩子成績處於下游的受訪家長,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最為焦慮,達到了90.0%。從家庭收入水平來看,收入中等偏下的受訪家長最為焦慮,達到了90.1%。
上海三年級學生家長王女士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感覺非常焦慮,「我的焦慮主要是來自升學機制,希望孩子能上一個好的初中。但是現在的選拔機制主要與成績掛鉤,只能去強迫孩子學得更好」。
家長的教育焦慮來自哪裏?73.2%的受訪家長表示是自己的能力很難輔導好孩子,53.1%的受訪家長認為是課外培訓產業化,資本營銷了太多「不補就落伍」的焦慮,48.7%的受訪家長覺得因收入所限,怕不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資源,48.2%的受訪家長認為是中考升學機制,普通高中和職業學校1:1分流。
其他還有:義務教育階段搶跑太普遍,不得不被裹挾著往前跑(44.0%),擇校壓力,所在地域教育資源嚴重不平衡(36.6%),課堂教學質量不高,既有人學不懂,也有人「吃不飽」(35.2%)等。
北京昌平六年級學生家長吳女士希望,選拔不要單純唯分數論,素質教育不能流於表面。「既然要減輕壓力,就一定要有嚴密的政策和措施,一步一步保證政策的落地」。
中等收入家庭 家長焦慮緩解程度最高
調查顯示,「雙減」政策實施後,72.7%受訪家長表示教育焦慮有所緩解,其中34.3%的受訪家長表示緩解很多,38.4%受訪家長表示緩解了一點。另外,有6.5%的受訪家長表示更焦慮了。15.1%的受訪家長表示沒怎麼緩解,5.7%的受訪家長表示一直都不怎麼焦慮。交互分析發現,家庭收入處於中游的受訪家長,表示有所緩解的比例最高,達到了73.7%。
調查指,由於資本營銷了太多焦慮,很多家長在孩子的校外培訓上投入不小,造成家庭經濟負擔。受訪家長中,超過半數的人給孩子報過校外培訓,每年在校外培訓班的花費在30%以上的佔15.2%,在10%-30%之間的佔35.6%。「雙減」政策之後,受訪家長對「課外教育支出減少,家長經濟負擔減輕」的認同度打出平均分7.7分。
「現在教育中的攀比現象太嚴重了,在做沒有意義的『內卷』,還搞得孩子身心俱疲。」吳女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