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局勢|新華社評「喀布爾時刻」 力數拜登政府三重失敗

撰文:米樂
出版:更新:

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塔利班迅速反攻,一周之內拿下首都喀布爾,佔據總統府並宣布建國,美國二十年努力毀於一旦。官媒新華社發表評論文章,力數美國政府錯誤行徑,指出「喀布爾時刻」凸顯拜登(Joe Biden)政府三重失敗。

數百名阿富汗人追着美軍C-17運輸機跑,現場極度混亂(請點擊圖集瀏覽):

8月17日,新華社發文稱,美國總統拜登8月16日承認阿富汗局勢惡化快於美方預期,但他更多地將責任推給阿富汗政府和美國上屆政府,堅稱自己撤軍決定正確。

新華社文章稱,分析人士認為,拜登主張撤軍的部分原因是順應民意兑現承諾,他此前多次宣稱要與盟友一道安全有序撤出。然而,此次「災難性」撤軍政策,導致塔利班佔領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美國重演當年撤出越南的「西貢時刻」,凸顯拜登政府內政外交上的三重失敗。

失敗一:引發國內批評

雖然民調顯示,大部分美國民眾支持美國結束阿富汗戰爭,但塔利班迅速打敗阿富汗政府的現實,引發了美國輿論、專家學者和一些共和黨議員對拜登政府撤軍政策的猛烈抨擊。

即便是一些贊成美國撤出阿富汗的分析人士,也在批評拜登政府。美國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總裁、國際政治學者布雷默(Ian Bremmer)指出,低劣的情報工作、幾乎為零的規劃、與盟友協調的缺失,以及糟糕的傳播戰略,無不說明此次撤軍在執行層面是一場不折不扣的災難。

共和黨人更是藉助阿富汗局勢對拜登火力全開。《華盛頓郵報》盤點了共和黨人4種論調:拜登對此負有責任,拜登未能預料到或準備好應對局勢變化,失敗的撤軍讓美國更不安全,身在戴維營的拜登對此事漠不關心。

美國智庫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阿富汗問題專家庫格爾曼(Michael Kugelman)指出,拜登主張撤軍的部分原因是公眾支持,但目前的局面令他遭到輿論抨擊,他很可能因此在國內政治中付出代價。

阿富汗變天,到處可見塔利班武裝分子(請點擊圖集瀏覽):

失敗二:盟友極度失望

美國撤離阿富汗的方式,也讓盟友感到極度失望。據美媒報道,盟友抱怨美國並未就撤軍這一可能威脅各國安全利益的問題,與他們充分協商,違背了拜登政府此前承諾。

英國議會下院防務委員會主席埃爾伍德(Tobias Ellwood)抨擊拜登高調宣稱「美國歸來」,「這是個諷刺。當我們被一個僅裝備火箭筒、地雷和步槍的叛亂組織打敗時,你憑什麼說美國歸來?」

英國國防大臣華萊士(Ben Wallace)直言,美國從阿富汗撤軍的決定是個「錯誤」,整個國際社會可能將為此承擔後果。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也表示,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並不成功。

德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主任阿什布魯克(Cathryn Clüver Ashbrook)表示,美國撤軍的方式讓盟友感到被背叛。她說,拜登政府就任後反覆強調,跨大西洋夥伴關係的重要性,但撤軍一事表明美國只是口頭敷衍,他們仍然堅持歐洲盟友應與美國的優先事項保持一致。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高級防務分析師格羅斯曼(Derek Grossman)表示,美國在印太地區的盟友夥伴,也會因美國倉促撤軍和將自身利益置於阿富汗之上而指責美國。他認為,拜登政府「基於價值觀的外交政策」因此遭到毀滅性打擊。

美國外交學會主席哈斯(Richard Haass)直言,美國此次戰略和道義失敗,會加深盟友和對手對美國可信賴程度的質疑。

失敗三:重複歷史錯誤

美國《紐約時報》此前在一篇報道中說,拜登在從政後不久,就見證了美方人員1975年從西貢倉皇撤離,拜登身邊的助手們稱那一象徵美國戰略失敗的畫面曾長期困擾拜登,相似的一幕卻在拜登自身決策下,再次成為現實。

似曾相識的不止於此。一年多前曝光的「阿富汗文件」,直指美國政府和軍方長期就阿富汗戰爭刻意誤導公眾,隱瞞戰爭失敗的現實,篡改數據製造美國正在贏得戰爭的假象,這與半個多世紀前美國政府向公眾隱瞞越戰真相的「五角大樓文件」如出一轍。

美國前防長帕內塔(Leon Panetta)說,美國從越戰、伊拉克戰爭以及其他戰爭中得到的教訓是,要有明確的任務目標、實現目標的戰略以及相應的結束戰略。「很遺憾,我們在阿富汗從未踐行這些原則。」

帕內塔將此次由撤軍引發的阿富汗政府垮台,與60年前美國入侵古巴的「豬灣事件」比較。他說,兩次事件都發展很快,總統認為一切都會好起來,但事實並非如此,他希望拜登能像時任總統甘迺迪一樣承擔失敗的責任。

美國智庫昆西負責任治國研究會(Quincy Institute for Responsible Statecraft)研究員、曾在阿富汗服役的温斯坦(Adam Weinstein)表示,美國真正的失敗在於,其長期以來錯誤地認為可以通過武力促成有效的治理。軍事干預後的混亂和撤軍後的混亂,都源於同一個根本錯誤——美國認為可以使用軍事力量,來實現被佔領國家社會和政治的永久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