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ta變種病毒|廣東疫情潛伏期比武漢更短 傳播多發生有症狀前

撰文:葉琪
出版:更新:

廣東省廣州市等地早前出現新冠肺炎疫情反彈,並且涉及在印度首次報告的Delta變種病毒。
中國疾控中心周報周二(29日)刊登一份關於Delta變種病毒的研究文章,作者來自廣東省多間公共衛生機構的專家,包括有廣東省疾控中心、廣東省公共衛生研究院、廣州市疾控中心、佛山市疾控中心等。
研究者通過數據分析發現,Delta變種病毒的平均潛伏期為4.4天,比去年武漢疫情的5.2天更短。此外,研究發現有多達64.7%的傳播事件是發生在病例出現症狀前。
研究人員認為,一系列關鍵傳播參數說明,抑制變異毒株的快速傳播和隱性傳播是重中之重。

研究指出,廣州疫情的快速蔓延突顯Delta變種病毒的高度傳染性。研究人員分析有清晰傳播鏈的初期24宗聚集性傳播事件中的68例感染者,分析其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從感染到發病的時間)、代際間隔(Generation time,原發病例和繼發病例間的感染間隔)、系列間隔(Serial interval,原發病例和繼發病例的發病間隔)等關鍵傳播參數。

廣東省此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反彈,涉及的都是Delta變種病毒。(視覺中國)

研究發現,Delta變種病毒的平均潛伏期為4.4天,病毒傳播的平均代際間隔為2.9天,研究更發現,病毒傳播的平均系列間隔為2.3天,是有文獻報告以來最短。此外,研究發現有21.6%的系列間隔為負,說明被傳染者的症狀出現在傳染者之前,並且有64.7%的傳播事件發生在病例出現症狀前。

研究人員在結論中指出,觀察到與以往數次流行相比,廣東省此次的疫情傳播更為迅速、劇烈,而非藥物干預的防控措施一直有發揮作用。廣東省實施一系列嚴格的干預措施,包括大規模檢測、動態病例追蹤、社區管控、交通管制以及封控感染區域。證據顯示,這些措施有效,感染區域應繼續堅持直到疫情被完全控制。廣東省的情況反映出,在全球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變種病毒的出現將會對防控構成巨大威脅,即使疫苗接種持續推進,也應堅持非藥物干預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