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FAST新發現201顆脈衝星 或挑戰改寫銀河系電子分布模型
撰文:米樂
出版:更新:
位於貴州的「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再有突破,新發現201顆脈衝星,包括一大批闇弱脈衝星,或挑戰改寫銀河系電子分布模型。
國家天文台5月20日發布消息,指科研團隊利用「中國天眼」開展銀道面脈衝星巡天,最新發現201顆脈衝星,其中包括一批最闇弱的脈衝星、挑戰當代銀河系電子分布模型的大色散量脈衝星、40顆毫秒脈衝星、16顆脈衝雙星、一批模式變化和消零脈衝星以及射電暫現源等。
據介紹,脈衝星是大質量恆星死亡後的殘骸,是宇宙中密度最高、磁場最強、自轉最快、相對論效應顯著的一類迷人而又奇異的天體,是研究宇宙極端環境中物理規律的理想實驗室。長期以來都是天文和物理的前沿研究領域,涉及引力波探測、精確驗證廣義相對論、限制極端物理條件下的物態方程、高精度時空基準建立等重要基本問題。自1968年首次發現脈衝星到現在50餘年,已經發現約3000顆脈衝星,其中約400多顆毫秒脈衝星。
目前銀河系分布模型認為,系內脈衝星的色散量有限。但截至今年3月,「中國天眼」觀測約126平方度的銀河平面,發現部分特殊脈衝星的色散量已遠遠超過目前預計最高限制數字。根據原有模型估算,這些脈衝星應該位於銀河之外。對此,國家天文台的研究員韓金林表示,考慮到銀河系在這些方向有銀河旋臂,含有大量電子氣體雲團,很可能是模型中這些雲團的數目或雲團裏的電子密度被嚴重低估。韓金林認為,新發現的脈衝星對當今的銀河系電子分布模型提出挑戰。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