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中國對澳洲貿易制裁影響有限 出口商多已找到替代市場
中澳關係近期緊張,中國並對澳洲實施貿易限制,受影響產品包括牛肉、大麥、煤炭、銅、棉花、海鮮、糖、木材和葡萄酒。不過據澳洲智庫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昨日(8日)發表的報告顯示,去年中國對澳洲商品實施貿易制裁的影響頗為有限,多數出口商亦已找到其他替代市場。
在2019年,上述澳洲出口商品價值250億美元(約1944.4億港元),佔國內生產總值1.3%。洛伊研究所首席經濟師拉賈(Roland Rajah)分析,截至今年1月底,這些出口到中國的商品價值在一年內減少約50億美元(約388.8億港元)。
然而,除了葡萄酒和牛肉外,大部份出口商似乎皆找到中國以外的其他替代市場。拉賈表示,就大麥、銅、棉花、海鮮和木材而言,其在去年底中國加大制裁力度後,於其他市場的銷售急劇上升,這一明顯轉變顯示這大致上是貿易轉移的結果。但他也強調,澳洲葡萄酒業仍在努力彌補中國高端市場的損失,至於整體牛肉出口減少的問題,他認為更多是反映供應一方多年來的乾旱問題。
拉賈進一步稱,迅速發展的鐵礦貿易,已徹底蓋過中國貿易制裁的影響,因中國在該方面還未有足夠的競爭力,故中國對澳洲貿易脅迫造成的整體經濟影響,目前似乎仍頗為有限。最後他強調,縱然中國有其他供應商,但澳洲產品本身也有其他買家,而這種全球貿易轉移正是對澳洲損害有限的原因。
就在洛伊研究所這份報告發表之前,澳洲政府已促請當地出口商尋找其他亞洲的新市場,貿易部長鄧肯(Dan Tehan)更於日前發表「亞洲專責小組」(Asia Taskforce)的最終報告,提供藍圖指示澳洲如何在區內的競爭獲得成功。報告建議澳洲要專注於有競爭優勢的亞洲市場,例如在印尼加強健康護理業務,在日本、印度、越南及韓國加強金融服務。
不過,報告亦發現分散出口市場,不代表澳洲不需調整複雜的中澳關係。有份組成亞洲專責小組的澳洲商業委員會主席維斯塔考特(Jennifer Westacott)表示,亞洲經濟崛起加上其中產階級增加,對澳企而言是很好的機會。他強調,如果成功把握機會,澳洲人將會有世界上最佳的生活質素,反之將冒上在繁榮地區成為二流經濟體的風險。
(SBS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