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火箭心」挽救心臟衰竭者 航天建造技術「轉化」創奇功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心臟負責將血液泵送至全身,但心臟衰竭患者的心臟功能會減弱,令心臟排血量減少,不能滿足身體器官需要。由於心臟衰竭會愈發嚴重,患者只能依靠藥物、換心,或植入俗稱人工心臟的心室輔助器改善病情。
2019年,內地成功研發一個直徑僅5厘米、重180克,有「火箭心」之稱的HeartCon心室輔助器,並先後為多名心臟衰竭患者植入。今年1月,一名來自四川、年僅30歲的心臟衰竭末期患者亦植入「火箭心」,成功挽回性命。

HeartCon心室輔助器因充分利用中國火箭製造的多項技術,因此有「火箭心」之稱。(網上圖片)

「火箭心」項目臨床試驗主研專家、泰心醫院院長劉曉程介紹,目前心臟衰竭的發病率呈快速增長趨勢,全世界約有8000萬心臟衰竭患者,中國約有1600萬人。由於合適的心臟供體嚴重匱乏,中國每年心臟移植數量僅幾百宗,遠遠無法滿足患者需求,大量患者只能等死。

劉曉程表示,第一、二代的人工心臟都有缺點,包括容易感染、引發凝血等。目前,世界各國開始第三代人工心臟的研發,特點都在於轉子與軸承沒有接觸,利用懸浮技術,而「火箭心」則採用磁液雙懸浮、泵機一體化、電控雙冗餘的總體技術方案。

據介紹,HeartCon心室輔助器因充分利用中國火箭製造的多項技術,又有「火箭心」之稱。航天泰心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許劍指出,「火箭心」在電機、流體、控制、驅動、材料、精密加工等領域,都應用造火箭伺服控制系統的相關技術,包括採用製造火箭的常用材料鈦合金,質量輕且經久耐用。

劉曉程介紹,植入人工心臟後,患者只需服用抗凝藥,不需服用抗排異反應的藥物,且只需一根比筷子還細的導線從肚皮穿出,連接控制器和電池。同時,由於「火箭心」採用磁液懸浮,轉子沒有磨損,因此並沒有使用期限,即使出現故障亦可更換。

劉曉程表示,第一款「火箭心」正密鑼緊鼓開展臨床試驗,料今年就能正式獲批上市。同時,項目團隊已研究出第二款「火箭心」,重量只有90克,目前已用3D打印技術制作了測試產品,體外溶血實驗效果表現良好,正準備批量生產及申請PCT國際專利。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