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欲與中國解決貿易爭端 學者:經濟利益考慮,非改善兩國關係
澳洲貿易部長提恩(Dan Tehan)日前表示,已致函中國高官,希望重新建立對話渠道,解決雙邊貿易爭端。同時,澳洲財政部長弗萊登伯格(Josh Frydenberg)亦表態中澳貿易關係非常重要,雙方是互惠互利。
外界認為,上述言論有望緩解中澳緊張關係。但有學者指出,澳方此舉可能只是單方面出於經濟利益考慮,而非從根本上改善兩國關係出發。
澳洲傳媒報道,提恩已向中方致函,希望解決雙邊貿易爭端;他未有透露是否有敦促中方停止對澳洲商品的進口禁令,但有提到對華煤炭出口問題。提恩表示,澳洲政府希望中方取消對其煤炭進口的禁令,由於數十艘運煤船的船員仍然被困港口,考慮商業上的安排和船員的福祉,希望盡快解決問題。他聲稱,政府專注於雙邊解決煤炭爭端,但不排除將來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
1月25日,弗萊登伯格接受美媒訪問時稱,澳洲的資源幫助支撐中國的經濟增長,澳方也樂見其成;中國是澳洲的重要市場,向中國出口是民眾重要的收入和就業來源。他提到,澳洲對於國家安全、對外投資、人權等方面的國家利益「有清晰的把握」,並表示會繼續倡導、呼籲澳洲的國家利益,但不應當成為區域間牢固關係的阻礙。
澳洲總理莫里森近日亦公開表示,樂於與中國領導人舉行會議,修復兩國間緊張的貿易爭端,但會晤不應帶有任何附加條件,且澳洲在相關議題上不會主動讓步。
山東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于鐳,周日(24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稱,提恩之所以有上述舉動,首先是想在政治上爭取主動,在世界輿論場爭取話語主動權,其次是向澳洲國內展示出為相關從業者爭取福祉的姿態,然後向中國推卸責任,「這可能是在演戲給國內外看,爭取輿論支持」。
對於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可能會為中澳關係帶來轉機。于鐳表示,拜登上台後仍有很多政策沒有推行,局勢並不明朗。目前,澳洲的試探性舉動有幾方面考慮,首先拜登新任美國總統,澳洲在對華政策上想先對中國探風;其次是經濟考慮「半脫鉤」,只要中國市場不要中國投資,並減少進口中國商品。他指出,若澳洲要改變兩國經貿關係,也要視乎是否對中國投資解禁,不能只要求中國單方面解禁。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