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至少44名日本學者參與中國「千人計劃」

撰文:蘇米
出版:更新:

繼美國限制中國招攬人才的「千人計劃」之後,日本也似乎加強了對這項計劃的調查。日本媒體報道稱,至少有44名日籍研究人員參與「千人計劃」,日本政府為防止關鍵經濟與安保技術外流,檢討加強規管。

《讀賣新聞》2021年1月1日報道稱,參與「千人計劃」的日籍研究人員中,部分人從日本政府領取高額研究經費後,再前往與中國軍隊有關的大學研究。

日本政府將要求接受政府資金的研究人員,公開海外相關活動。報道指出,其中13人過去10年獲得日本政府資助,總研究經費約45億日圓。

2018年9月13日,中日青年科技人員交流計劃第二批日本訪華團成員及中日雙方官員在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合影。(新華社)

共同社也曾於10月20日報道稱,在中國沿海地區某大學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一名日本男子在網上被批評參與中國武器研究、被日本網友當作間諜。他表示「遭到無端指責,精神上很痛苦」。另一名在北京某大學從事研究的日本學者稱自己「甚至被日本的親屬當成『賣國賊』」。

二人均否定為中國軍事研究提供合作,強調「研究成果全部寫進論文並公開」,並指出「在保密性很高的軍事研究方面,僱用外國人對中國政府而言並無好處」、「網上沒有明確根據的討論對誰都沒有好處,只會損害日本的國家利益」。

據分析,日本自民黨稅制調查會長甘利明在博客發文稱,該學術會議為中國的千人計劃提供合作,其研究成果有可能被中國用於軍事。

2018年8月23日,中國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左)和日本文部科學大臣林芳正展示共建聯合科研平台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新華社)

共同社評論說,隨着日本削減研究預算,大學等就業崗位減少,很多學者前往海外。擔憂日本人理科研究生減少的聲音也十分強烈,普遍認為「日本的基礎研究處於危機狀況」。

今年4月份,中國實施已久的千人計劃突然消失,引起人們的注意。這項名為千人計劃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曾由中共組織部等機構設立於2008年,計劃圍繞國家發展戰略目標,重點引進在海外學習工作的高層次人才。

曾有中國學者透露,「千人計劃」一詞確實較為敏感,為了保護華人科學家,在一些場合的用詞曾使用「國家特聘專家」,但截至目前,均已消失。

多維新聞曾在《迫於美方壓力 中國「千人計劃」悄然終結》一文中指出,「千人計劃」並無太多可供指摘之處,吸引優秀人才為己所用在國際層面是一種常見的國家政策。中國的「千人計劃」展現了一種開放式發展的姿態。而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移民國家,之所以成為現今唯一的超級大國,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他國家優秀人才的湧入和貢獻。

只是隨著兩國關係趨於緊張,戰略博弈加劇,特別是美國「保守主義」抬頭,對中國的疑心和警惕明顯增強,使得本來可以在全球自由流動的人才和知識也在面臨愈來愈多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