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推進跨部門「多碼融合」 實現就醫記錄有效監管
國家衛健委、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上周四(10日)聯合發布《關於深入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的通知》(下稱《通知》),其中要求實現健康碼一碼通行,切實方便人員出行和跨省流動。
據《光明日報》周日(13日)消息,衛健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司長毛群安接受該報訪問,就各地疫情健康碼難以互認問題表示,鼓勵各地以普及應用居民電子健康碼為抓手(按:着力點),推進實名制就醫,探索以身份證號碼為主索引,其他證件號碼為補充,加強居民衛生健康身份標識與使用管理。
報道指,就職於北京某企業的王華,借助北京「健康寶」小程式出入公共場所,但近期因出差去外地,必須依靠當地疫情健康碼並提供相關的行動軌跡後,才能出入公共場所。各地疫情健康碼難以互認,讓一些經常出差的人士感到煩瑣,增加了時間成本。
毛群安對此表示,健康碼互認的難點主要是各地疫情防控形勢和政策的不同。此前各地依託全國一體化平台,一直在探索推廣疫情健康通行碼互信互認應用,作為在交通卡口和一些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的通行憑證。
上述《通知》中明確要求,各地要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落實健康碼信息互認機制和規則,明確跨地區流動人員健康碼信息在各地區可信可用,切實方便人員出行和跨省流動,實現防疫健康碼統一政策、統一標準、全國互認、一碼通行。
針對內地每間醫療機構都有各自的就診卡,雖然近年來逐步過渡到用身份證或醫保卡就診的趨勢,但仍存在「一院一卡、互不通用」問題。《通知》明確,各地要按照國家製定發布的統一技術標準規範,加快推進居民電子健康碼規範應用,重點解決醫療健康服務「一院一卡、互不通用」問題。
毛群安指出,「鼓勵各地以普及應用居民電子健康碼為抓手,推進實名制就醫,探索以身份證號碼為主索引,其他證件號碼為補充,加強居民衛生健康身份標識與使用管理。」
報道指,福建的居民電子健康碼「多碼協同」應用項目已經完成14個省屬醫院的應用建設,覆蓋全省3680多萬人,實現了一部手機在全省實名制就醫,實現跨域通行通用和健康醫療信息共享的索引載體,減少了實體卡的成本和不便。
毛群安表示,鼓勵各地探索利用統一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入口,推進居民電子健康檔案與電子病歷的有效融合應用,為居民提供全生命週期的健康管理服務。同時,通過「多碼融合」的追溯管理,在「三醫聯動」中逐步實現醫療就診記錄、費用清單、電子處方、電子病歷、醫療費用結算記錄等有效監管。
目前,中國老年人口大約2.5億人。疫情期間,這一並不熟悉智能手機的群體,出行因為無法提供健康碼,受到了較大影響和限制。對此,毛群安指出,可採取識讀身份證、出示紙質證明、親友代辦或一人綁定多人防疫健康碼等替代措施。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應當在入口處增設無健康碼綠色通道,配備人員幫助查詢防疫健康碼、協助手工填寫完成流行病學史調查,縮短等候時間,為老年人等群體提供更加細緻適宜的服務。
他指出,推動居民電子健康碼替代醫療衛生機構就診卡,拓展在診療服務、公共衛生服務、慢病管理、在線信息查詢、健康教育、血液管理等領域的使用,逐步實現衛生健康行業內一碼通用。對老年人、兒童等群體,要合理保留人工服務,切實解決智能技術障礙。
(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