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美國逝世享年98歲 與楊振寧共同奪諾貝爾物理學獎震驚世界
內媒《澎湃新聞》5日報道,首兩位華人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之一的李政道因病醫治無效,於美國時間4日在三藩市逝世,享年98歲。
李政道1926年出生於上海,祖籍江蘇蘇州,父親李駿康是金陵大學農化系首屆畢業生,祖父李仲覃曾是蘇州聖約翰堂的首任華人主任牧師(教區長),在當時宗教界頗有影響力。李政道曾在蘇州東吳大學附屬中學、江西聯合中學等學校就讀,後來受抗日戰爭的影響,李政道並未得到中學畢業證書。儘管如此,李政道在1943年考入已遷到貴州的浙江大學物理系,由此走上物理學之路,師從束星北、王淦昌等人。
1944年,日軍入侵貴州,李政道被迫再次中斷學業。1945年,李政道轉學考入昆明的西南聯大,成為大二的轉學生,師從吳大猷及葉企孫等人。吳大猷在評價讀書時的李政道時稱,求知心切到了奇怪的程度,無論給他怎麼難的書和題目,他很快就做完了,又要來索要更多的。
其後,西南聯大因為抗戰結束而停辦,李政道再一次中斷學業,沒能畢業。1946年,在老師吳大猷的推薦下,李政道赴美進入芝加哥大學,跟隨著名美籍意裔物理學家恩里科‧費米學習。在費米的指導下,李政道於1950年獲得博士學位,並開始從事統計物理的相變以和凝聚體物理學的極化子研究。
在芝加哥大學與楊振寧相遇
李政道在芝加哥大學求學期間,遇到了未來的合作伙伴楊振寧。楊振寧不但是李政道西南聯大的校友,兩人在西南聯大時的老師都是吳大猷,只是楊振寧比李政道高兩個年級。在到美國後,兩人先後都跟隨費米學習,因此逐漸成為朋友,並一起發表論文。1951年,在楊振寧的介紹下,李政道來到楊振寧任職的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兩人開始合作研究。
在1951年秋,兩人發表了兩篇有關統計力學的論文,首次給出了不同熱力學函數的嚴格定義。該論文引起了愛因斯坦的關注,邀兩人會面,討論兩人的研究。愛因斯坦與兩人會面的時間很長,也問了很多問題。
最後,愛因斯坦站起來與李政道握手,並說:「祝你未來在物理上成功」。其後,李政道在1953年,加入哥倫比亞大學成為物理系助理教授,1956年成為正教授,他也是哥倫比亞大學建校二百多年歷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
與楊振寧一同獲得諾貝爾獎
1956年李政道與楊振寧在美國《物理評論》物理期刊上共同發表《弱交互作用中的宇稱守恆質疑》論文,提出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稱不守恆」原理,隨後這一理論在1957年被有「中國居里夫人」之稱的吳健雄以試驗證實,令兩人共同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獎,成為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不過不幸的是,兩人在之後決裂,從此不再合作研究。
加入美籍 回國培育人才
在1962年,李政道加入美國國籍,之後在70年代,他和和夫人秦惠莙開始回到中國訪問,是中美關係開始解凍時,最早回到中國的美籍華人學者之一。李政道在回國時建議,重視科技人才的培養和基礎科學研究,並促成中美高能物理的合作和協助建立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與成立自然科學基金等。李政道還與中國物理學界合作,創立中美聯合培養物理類研究生計劃(China-U.S.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CUSPEA),選拔優秀本科畢業生到美國攻讀物理專業研究生和博士,為中國學生提供了一條出國升學的途徑。
1974年,毛澤東接見了回國的李政道,在會面時,李政道建議參考中國培育運動員的模式,設立大學少年班,從小對少年天才進行科學培養,為科研界培養基礎科學人才。這一建議雖然在當時得到了毛澤東的支持,可是礙於當時的局勢,直到1978年,中國科技大學才開設了少年班。
1996年11月29日,李政道的夫人秦惠莙因患肺癌病逝。為紀念夫人,1997年李政道和其親友成立「秦惠莙與李政道中國大學生見習進修基金」,簡稱「莙政基金」,支持北京大學、復旦大學、蘇州大學、蘭州大學四所高校的優秀的本科學生,進行基礎領域的科學研究工作。
學術成就
李政道的研究領域很寬,除涉及量子力學外,李政道對基本粒子理論、核物理、統計力學、流體力學和天體物理等都有許多傑出貢獻。1949年,李政道與羅森布拉斯和楊振寧合作,提出普適費米弱作用和中間玻色子的存在。1951年,提出水力學中二維空間沒有湍流。1952年,李政道與派尼斯合作研究固體物理中極化子的構造。1954年,發表了量子場論中著名的「李模型」理論。
1957年,李政道與奧赫梅和楊振寧合作提出電荷共軛不守恆和時間不反演的可能性。1959年,與楊振寧合作,研究了硬球玻色氣體的分子動理論,對研究氦Ⅱ的超流動性作出了貢獻。1962年,與楊振寧合作,研究了帶電矢量介子電磁相互作用的不可重正化性。1964年與瑙恩伯合作,研究了無(靜止)質量的粒子所參與的過程中,紅外發散可以全部抵銷問題,這項工作又被稱為李-瑙恩伯定理。
李政道在60年代後期提出了場代數理論,70年代初期研究了電荷對稱宇稱自發破缺問題(CP自發破缺),又發現和研究了非拓撲性孤立子,並建立了強子結構的孤立子袋模型理論。 70年代後期和80年代初,繼續在路徑積分問題、格點規範問題和時間為動力學變量等方面開展工作;後來又建立了離散力學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