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 NASA:冀中國跟全球分享探月工程資料

今日(24日)凌晨4時30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正式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取樣返回之旅。歐洲太空總署(ESA)、美國太空總署(NASA)等先後在Twitter上對中國航天取得的新突破進行點評。
With Chang’e 5, China has launched an effort to join the U.S. &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in obtaining lunar samples. We hope China shares its data with the global scientific community to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oon like our Apollo missions did & the Artemis program will. pic.twitter.com/mPjG4FE0qQ
— NASA (@NASA) November 23, 2020
NASA表示,隨着嫦娥五號的發射升空,中國開始努力加入美國和前蘇聯獲取月面樣本的行列。希望中國和全球科學界分享中國探月工程所獲得的資料,以增進大家對於月球的了解,就像美國的「阿波羅計劃」(Apollo missions)和「阿緹蜜絲計劃」(Artemis program)所做的那樣。
NASA副局長Thomas Zurbuchen也通過Twitter祝賀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他表示,期待看到這些從月球獲取的樣本返回地球後,將如何促進國際科學界的發展。「月球是一個令人興奮的地方!由於中國計劃成為能從月面獲取樣本的國家,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從研究這些珍貴的貨物中受益。」
圖輯|長征五號火箭搭載「嫦娥五號」升空:
據悉,中國的探月工程一直開展國際合作,在之前的嫦娥四號探月任務中,就包含了由荷蘭、德國、瑞典、沙特科學家參與研製的4台科學載荷。而在嫦娥四號發射前,NASA月球勘探軌道器(LRO)團隊與嫦娥四號工程團隊科學家密切溝通,商討利用美方在月球軌道執行的LRO衛星觀測嫦娥四號着陸,開展科學研究。
為此,美方向中方提供了LRO衛星的軌道資料,中方團隊向LRO團隊提供了着陸時間和落點位置。中國國家航天局也曾表示,「願與各國航天機構、空間科學研究機構和空間探索愛好者攜手合作,共同探索太空奧秘。」
而在嫦娥五號升空前,歐洲太空總署(ESA)也在Twitter上表示很高興能參與到中國的探月工程之中。根據ESA的介紹,在嫦娥五號發射後的幾個小時內,法屬圭亞那的地面站將對嫦娥五號進行跟踪,確定航天器的確切位置以創建通訊連結並驗證新任務的執行狀況。
據悉,當12月15日嫦娥五號航天器攜帶月壤返回地球時,ESA將使用西班牙國家太空科技研究所(INTA)運營馬斯帕洛馬斯航天站捕獲航天器發出的訊號。ESA稱這些資料將有助於確認航天器在進入地球大氣層之前的關鍵時刻的軌跡。準確知道航天器在何處,何時以及如何進入大氣層對於確定其及其珍貴的貨物以後將在何處着陸至關重要。
首位執行太空漫步的加拿大人Chris Hadfield也在Twitter上祝賀嫦娥五號成功發射,他表示:「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幹得好!下一站——月球,帶回月壤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