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預計全年糧食產量創歷史新高 降雨多旱災少總體有利
農業農村部在周三(21日)為今年前三季度農業農村經濟形勢舉行發布會,總經濟師魏百剛形容是保持持續向好、穩中有進的態勢。
魏百剛更稱糧食豐收已成定局,預計產量達到歷史最好水平,活豬生產恢復好於預期,「菜籃子」產品供應充足。今年前三季度第一產業增加值4812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3%,農民收入為12297元,同比增長1.6%。
據魏百剛介紹,夏糧早稻雙雙增產,產量達到3402億斤,比上年增加44.8億斤,特別是早稻面積扭轉連續7年下滑勢頭。魏百剛指,秋糧收獲接近八成,豐收已成定局,預計全年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將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此外,種植結構持續優化,優質專用小麥面積佔比達到35.8%,優質稻谷面積進一步擴大,大豆面積預計連續5年增加。
對於今年自然災害總體較重,但秋糧仍獲豐收的主要原因,魏百剛解釋全年的糧食分成三季,夏糧、早稻和秋糧。今年夏糧、早稻已經豐收到手,分別比上年增加24.2億斤和20.6億斤。而秋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的大頭,目前收獲已近八成,故可以說全年糧食豐收基本成定局,可以連續6年穩定在13000億斤以上。
魏百剛表示,這是多方力量共同發力的結果,其中包括中央高度重視,及時印發了《當前春耕生產工作指南》,分區分級恢復春季農業生產秩序,並經國務院同意,向各省區市政府下達糧食生產的目標,「這是多年沒有過的。」其次是政策好,繼續實施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秈稻最低收購價在連續3年調低的情況下,今年有所提高,甚至統籌整合資金40多億元支持雙季稻生產。中央財政在預算緊張的情況下,還繼續保持粟米、大豆生產者補貼資金的規模總體穩定,及時下撥重大病蟲害防控資金和農業生產救災資金。
第三就是人努力,廣大農民群眾克服疫情和災害的影響,及時播種、施肥、打藥、收獲。一方面,今年糧食面積增加,初步測算對增產的貢獻率超過50%。另一方面,是各項減災增產的技術措施落實到位,並且加上大部分地區光溫水匹配較好,對作物生長有利,特別是今年降雨比較多,旱地作物長勢較好,利於單產的提高。
魏百剛稱,中國地域遼闊,每年都有災害發生,部分區域的受災並不等於是全國糧食的減產。對中國糧食生產影響最大的是旱災,常年因旱災損失的糧食佔全年糧食損失一半左右,但是今年明顯雨水多,乾旱影響明顯偏輕,對糧食生產來說總體有利。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