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仿製「冥河」到「航母殺手」:導彈將成解放軍攻台制美大殺器?
近期美國加大圍堵中國大陸的力度,在南海與台灣問題上不停觸碰中共底線,台灣地區也配合扮演反共前哨的角色,致使兩岸關係日愈滑向危險的剃刀邊緣,解放軍因而頻頻舉行軍演。其中,8月26日解放軍朝南海,自浙江與青海分別發射兩枚東風-21D導彈與東風-26B導彈,便被外界解讀為意在嚇阻具有龐大航母戰鬥群的美國。
自「兩彈一星」研製成功以來,導彈便是中共保衛國家利益的戰略重器與戰術殺器,台灣當局亦是在大量導彈的瞄準下,不敢遽行「改國號,制新憲」的法理台獨,只敢不時炒作解放軍的導彈威脅、宣稱此舉傷害台灣人民感情云云。不過比起海陸空均無優勢的台軍,自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以及1995年與1996年台海危機期間表態干預的美軍,才是解放軍重視的對手,因此注重研發各類型反艦導彈以求擊敗美國仗恃的先進艦隊──畢竟若雙方都不願動用核武器的話,那麼使用可削減對方軍力的戰術武器,將是較明智的鬥爭工具。
美國海軍空中作戰主管哈里斯(Greg Harris)於9月12日出面強調「核動力航母是世界上11個最可能存活下來的機場之一」,並宣稱將通過升級艦載機以強化海軍的遠程打擊能力,不過這仍掩蓋不了解放軍擁有「航母殺手」的事實。
由於初創時期的解放軍海軍極為弱小,沒多少先進與大噸位的艦艇,只能依託魚雷小艇與炮艇靈活地混組回擊火力較優的國民黨海軍,但這並非長治久安之策,故解放軍一直在尋找能克制重炮巨艦的利器。在這種情勢下,1957年,中蘇遂簽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蘇維埃社會主共和國聯盟政府關於生產新式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以及在中國建立綜合性原子工業的協定》。
協定裡規定蘇聯要向中國移轉的七種武器就包含了射程約100公里的KS-1岸艦飛航式導彈,而非僅有催生搭載核彈頭的「東風」系列的P-2型導彈。接著在1958年,蘇聯又同意給予P-15艦艦導彈(北約稱為「冥河」,Styx),中國遂分別將KS-1與P-15命名為542與544導彈,開始埋頭自主研製之路。儘管1960年中蘇決裂,蘇聯撤走與取消了所有在華專家和援助項目,但中國仍勉力在經濟不佳與度量自身科技實力的形勢下,決議先集中仿造難度較低的544導彈,並於1963年制定《關於544系統技術責任分工的規定》。
根據曾在江西洪都機械廠(320廠,今洪都航空工業集團)供職、參與過544導彈研製的工程師彭歷生回憶,在缺乏詳細數據、人才與器材的窘境下,計算材料強度用的計算器只有兩台,其中一台還是解放前的美製電動計算器,另一台則是只能進行四則運算的國產飛魚牌手搖計算器,彭歷生等人硬是靠著這兩台簡陋的計算器算出了上千頁的強度報吿。此外,320廠甚至將內部所有術業各異的中專生全編入雷達班,以儘速培養能設計相關組件的人才,這恐怕是不乏優異學者投入科研工作的歐美國家很難想象的場景。所幸在經歷數年刻苦之後,320廠不但成功造出導彈,還延長了射程,中共遂在1966年正式定型且命名為「上游一號」,隨後配置到了解放軍海軍倚重的蘇製「四大金剛」07型驅逐艦、053H型護衛艦與21型導彈艇上,成為力抗外國強勢海軍的新利器。
國產化反艦導彈「上游一號」的面世,又衍生出眾多型號的反艦導彈。除了針對「上游一號」的射程、抗干擾、制導功能優化之外,1965年中國還以「上游一號」為基礎,另行研製射程更遠的岸基反艦導彈「海鷹」系列;同年又以研製中的「海鷹二號」為本,再投入研發空軍要求的空地兼空艦導彈「風雷一號」。雖然該型導彈的研製,在文革期間起起落落,但最後終在1977年實質推進,並重新命名為「鷹擊六號」,且於1982年由轟-6掛載試射成功,就此結束解放軍缺乏空艦導彈的歷史,大幅擴增沿海防禦範圍,並創立了赫赫有名的「鷹擊」家族:如鷹擊8、鷹擊82、鷹擊18、鷹擊12與最新銳的遠程反艦巡航導彈鷹擊100等等。2014年,軍事專家杜文龍便指稱這些導彈能構成六層反艦火力網,在連續打擊下「肢解」大型水面平台。
除了鷹擊系列之外,前述的東風-21D亦被外界認為是目前無法攔截的反艦彈道導彈。至於所謂「大型水面平台」代指的是何方勢力,自然就不言而喻。
不過比起喜歡吹捧「雄三導彈」、彷佛一彈在手即可擋住千軍萬馬的台灣社會,注重錘鍊「多軍種、多方向、成體系」實戰化戰力的解放軍,自然不會天真得以為單憑幾發反艦導彈便可殲敵於大洋之上。根據公開的學術動態,大陸科學家與解放軍們注意到美軍倡議的「分布式作戰」概念,並以日愈發達的智能與工業技術為基底,投入多彈、多機、多平台協同作戰的鑽研,讓導彈能實現信息共享、自主制導與突防的功能,真正發揮「彈如雨下、彈無虛發」的殺傷力度,其中無人機更是發動電子干擾或直接投射導彈的絕佳載具。再加上「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組網成功,將能替解放軍提供多彈多機協同所需的可靠數據鏈,這就給解放軍對陣美軍或攻台時有了更大優勢。
此外,面對己身導彈技術的短板,解放軍也正緊鑼密鼓地設法克服。譬如海軍航空大學學者謝宇鵬等人計算後發現,雖然兩到三架無人電子干擾機能壓縮敵方海軍雷達網探測區最多70%,但岸艦導彈進入敵方雷達網內後仍會因艦隊雷達相互補盲的緣故,在大片連續區域裏被探測的機率超過90%;還有學者警吿稱巡航速度在2至4.5馬赫左右的飛行器,仍須採用一定程度的隱身技術才可突防。另有學者主張改良導彈設計,以多模式戰鬥部取代「一彈多戰鬥部」的傳統,如此便能降低時間成本應對多種目標。最有意思的是,解放軍海軍內部在近期論及如何改善雷達的輪廓像,以彌補紅外成像與SAR成像在末端制導時,對高速移動目標識別不夠清晰的缺陷,藉此增加反艦導彈突防的成功機率,且聚焦在「島岸」附近的艦艇目標,顯然可應用在詭譎的台海與南海領土領海的情勢上。
這些研究成果,都將成為解放軍變換戰術與改進武器的最寶貴意見。何況即便導彈不管用,能自主感知目標、潛航、協同搜索的智能魚雷,亦是學者們主張研析的武器,與導彈一同構成「多彈多平台」的多層打擊網。不過台軍最該恐懼的應該是,一旦美軍如同昔日般號稱要協助台灣、卻在1958年金門炮戰時離得老遠,那完全毋須顧慮美軍干預的解放軍,便能遊刃有餘地消滅台軍。畢竟台軍目前裝備老舊、信息化程度低落、多軍種協同力不足、戰術觀念又落伍,思維總停留在二戰時期的「灘岸殲敵」,是要如何應付高強度的現代化戰爭?
且在動用到導彈之前,解放軍配備的PHL-16式遠程火箭炮,射程遠達三百公里以上,從浙江發射便可覆蓋台灣全島。一旦再加上東風-15、東風-16等對地彈道導彈與無人機的密集轟炸,台島恐怕會被炸得毫無完膚──即便解放軍僅用數發導彈實行精確打擊,戰略縱深狹小的台灣島也禁受不起。因此,不停慫恿「反中拒統」民粹、迷信美軍會前來馳援、誣衊解放軍戰力弱小的台灣政府與部分媒體,若是為了人民福祉著想,還是趕緊認清兩岸之間巨大的綜合實力對比、放棄台獨迷夢為宜,勿再幫著美日充當反華馬前卒。否則一旦兵戎相見,那麼除了解放軍的炮火之外,14億大陸人民的怒火,也不會是小小的台灣能承受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