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2020】除了港版國安法 西方從兩會還看到了什麼?

撰文:徐秋夢
出版:更新:

中國兩會正在北京召開。在疫情肆虐全球,香港問題再起波瀾的當下,此次兩會尤為引人關注。目前,全國人大將審議港版國安法的決議,是西方媒體最關注的焦點之一,但除此之外,此次「兩會」的與眾不同與其隱藏的信號也是西方輿論熱議的關鍵。

李克強未提今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有利於中國經濟實事求是的正常發展。(AFP)

打破慣例的兩會

由於此次的兩會召開的背景是在COVID-19疫情之下,所以中國在召開會議的時間、流程和形勢上出現了不小的變化。

其次是流程上的變化,中國因疫情縮減會期,相當數量的會議日程遭到削減,只保留了四場記者會,外長記者會便是其中之一。還有形式上的變化。往年在北京梅地亞新聞中心進行的記者會,而今年兩會改變了以往「面對面」的形勢,通過網絡視訊的形式進行。

此外,除了兩會的具體流程和時間變化,中國政府工作報吿上也出現了不小的變化。往年中國總理都會在兩會期間發佈中國的政府工作報吿,闡明中國未來一年對外交、經濟上的發展計劃,其中最重要的是公布中國新一年的經濟增長目標,這也是世界輿論每年最為關注的焦點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今年的工作報吿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篇幅最短的一次。從往年的1.5萬字到2萬字,縮減到9500字左右。更重要的是,此次公布的工作報吿沒有設立經濟增長目標,這一變化立即引起了媒體的熱議。

對於中國不設經濟目標的行為,不少媒體對中國此次不設目標的做法給予了肯定,認為是務實之舉。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援引北京大學金融學教授佩蒂斯(Michael Pettis)的話稱,如果中國計劃利用消費、出口和私營部門投資來推動增長,那麼放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也許是一件好事。儘管中國沒有設定GDP目標,但仍公布了就業和通脹等具體數據,強調就業仍是重中之重,並推出適度的刺激經濟計劃。

兩會期間的諸多議程將為中國後續發展奠定基調。圖為2020年5月2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中)出席政協會議開幕式。(AFP)

美國彭博社也刊一篇文章報道政府工作報吿指出,在如此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下設定目標是有風險的。不提具體數字,可助中國擺脱年度經濟政策目標的束縛。在不設經濟目標情況下,如何有效引導GDP預期將是未來的關鍵任務,中國政府正將重點轉向保護就業。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5月21日發表的一則報道也評價認為,對於中國共產黨領導人來說,創造就業機會具有很大的政治意義,他們認為就業是確保社會穩定的關鍵。

但也有不少媒體對此發出了擔憂。《華爾街日報》5月25日報道稱,中國打破持續了近30年的傳統,沒有制定2020年的經濟增長目標。這一非同尋常的舉動表明,中國政府領導人並不急於推出大規模刺激措施,這也預示着越發依賴中國作為增長引擎的全球經濟將面臨更多痛苦。

「兩會」釋放的信號

通過以上輿論來看,中共在疫情之下召開的兩會還主要透出了兩個信號。

第一,疫情雖然沒有完全消除,但此次召開「兩會」是中國疫情得到控制的一大證明。《紐約時報》4月30日發表了一篇名為《中國敲定兩會日期,彰顯疫情已得到控制的信心》的長文提到,「兩會」的召開是中國對已經控制住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出了迄今最有信心的聲明。

《聯合早報》也指出,在防疫的謹慎氛圍下,委員們來到人民大會堂時戴着口罩。他們和往年一樣,在大會堂聽報吿,無須隔開就坐……這些安排都向外界釋放出中國已走出疫情,逐步恢復之前生活秩序的信號。

此次會議的召開,充分說明中共對自身防疫問疫情手段擁有較大的信心,而會議流程和形勢上的變化也表現出了中國政府在疫情防控上的謹慎和嚴格,有意彰顯出該國國內防疫的成果。

另一方面,就現實分析,中國的經濟策略十分務實。此前中國停工停產的防疫手段讓該國的經濟受到不小的衝擊,在疫情沒有完全退散,國內經濟沒有完全復甦的情況下,温和的手段是最為穩妥的方式。但這樣的務實決策卻也是一把雙刃劍,畢竟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又被外界譽為世界經濟增長最強引擎,該國不設經濟增長目標的措施顯然會對今年世界經濟產生一定的影響,增加了較大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