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2020】全國人大會議議程公佈 「港版國安法」列第五項議程

撰文:王兆陽
出版:更新: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於5月22日在北京舉行。今(21日)晚,人大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大會發言人張業遂就大會議程及人大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張業遂發布了本次大會的九項議程。其中第五項為「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提請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的議案」。
關於該議案具體情況,張業遂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候表示,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維護國家安全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建立健全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根據新的形勢和需要,行使憲法賦予的職權,從國家層面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是完全必要的。

人大發言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張業遂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三屆全國人大實有代表2956名,目前已有2902名代表向大會報到。他說,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以後的一年多來,共審議法律草案、決定草案47件,通過34件。監督工作圍繞重大改革發展任務推進,發揮代表作用,聯繫代表、服務代表工作取得新進展。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張業遂。(影片截圖)

張業遂表示,本次人大會議會期7天,22日上午開幕,28日下午閉幕,將安排三次全體會議。

張業遂發布了本次大會的議程。議程第五項為「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提請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的議案」。

《香港01》此前獲悉,「港版國安法」主要針對四類行為,包括顛覆國家政權、分裂國家、恐怖活動,以及外部勢力干預。其中恐怖活動為《基本法》23條所未包涵。而《基本法》23條所列的7點內容中,叛國、煽動叛亂、竊取國家機密為「港版國安法」所無。

其他議程包括:

一,審議政府工作報告;二,審查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三,審查201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202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四,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提請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的議案;六,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七,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八,審議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九,其他事項。

新聞發布會上,記者在提問。(影片截圖)

澎湃新聞提問:我們關注到,新冠疫情發生之後,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門做出了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和濫食野生動物的決定。請問,這一決定有何特殊的考慮和現實意義?另外一點,在此之後,人大常委會會議不僅討論了關於《生物安全法》草案的內容,同時還針對《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進行初審。所以,我們還想請教一下,在今後全國人大將如何強化公共衛生的法治保障?

張業遂:疫情發生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依法履行職責,迅速行動,主要做了四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出台《關於全面禁止野生動物非法交易和食用的決定》。第二,審議《生物安全法》草案、《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第三,部署啟動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體系的立法、修法工作。第四,宣傳解讀疫情防控法律,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法律支援。

中國目前有30多部與公共衛生法治保障有關的法律,這些法律在這次疫情大考中總體經受住了考驗,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下一步,人大常委會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通過立法、修法,進一步完善和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體系。人大常委會已經制定了專項計畫,成立了工作專班,計畫今明兩年制定修改法律17部,適時修改法律13部。重點是抓緊完善新制定的《生物安全法》草案,爭取年內審議通過;抓緊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爭取今年下半年提交審議;儘早完成修改動物防疫法;抓緊修改國境衛生檢疫法;同時,要認真評估傳染病防治法、突發事件應對法等法律,有針對性地進行修改完善。

新聞發布會現場。(影片截圖)

中國人均軍費只相當於美國十七分之一

日本富士電視台提問:我想請教中國國防預算的問題。去年70周年閱兵式上展示了很多新的武器裝備,山東號航母服役。然而外界對於中國軍費缺乏透明度多次表示關切,中國的國防預算每年都有增加,想請教今年的預算會達到多少規模呢?此外,疫情對於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是不可避免的,那中國國防預算與去年相比,是否會相應減少?如果沒有減少,為什麼?

張業遂:中國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中國的國防開支無論總量、人均還是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都是適度和克制的。從世界範圍看,中國國防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多年保持在1.3%左右,應該說大大低於2.6%的世界平均水準。如果與第一大軍費開支國相比,2019年中國國防費總量只相當於它的四分之一,人均只相當於它的十七分之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每年國防預算都由全國人大審查批准。從2007年起,中國每年都向聯合國提交軍事開支報告。錢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清清楚楚,不存在什麼「隱性軍費」問題。

人民日報記者提問。(影片截圖)

人民日報社提問:本次會議將審議民法典草案,社會公眾對此有很高的期待。請問,編纂這樣一部民法典,將會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老百姓的生活產生怎樣的影響?

張業遂:編纂民法典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確定的一項重大立法任務。編纂工作採取「兩步走」,第一步是制定民法總則,這項工作已經在2017年完成。第二步是編纂分編,最終與民法總則合併,形成統一的民法典。2018年8月以來,人大常委會對幾個分編草案多次進行審議和修改完善,形成了民法典草案,並提交本次大會審議。

民法典草案共7編,1260條。這7編分別是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和侵權責任編。民法典編纂過程中,先後10次通過中國人大網公開徵求意見,累計收到42.5萬人提出的102萬條意見和建議。

民法是調整民事關係的法律。民法典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人民權利的法律寶典,每個公民的生活和工作,每個企業的設立和運營,都離不開民法規範。編纂一部屬於中國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國幾代人的夙願。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陸續制定了多部民事單行法律,民法制度逐步完善。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對制定於不同時期的民法規範進行系統整合、修改、編纂,適應時代發展,符合中國國情,反映人民意願,對於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服務經濟高品質發展、維護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意義。

星島日報記者提問。(影片截圖)

人大行使憲法賦予職權建立完全必要

星島日報提問:剛才您提到的今天大會預備會議通過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日程中,有一項是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請問,全國人大會議列入這項議程有什麼考慮?

張業遂: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維護國家安全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建立健全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根據新的形勢和需要,行使憲法賦予的職權,從國家層面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是完全必要的。

關於這項議程的具體內容,請你關注明天上午的全會。

央視記者提問。(影片截圖)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提問:隨著美國新冠病毒疫情的升級,美國國會一些議員提出了多項與疫情有關的議案,其中有的是指責中國政府對美國疫情擴散負有責任,甚至有的提出了美國應該向中國來追責和索賠。請問發言人,您是如何看待這些議案的?同時中方又將如何回應美國議員提出的這些議案?

張業遂:這些議案對中國的指責毫無事實根據,而且嚴重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準則。我們對這些議案堅決反對,將根據議案審議的情況,予以堅定的回應和反制。

疫情發生以來,經過艱苦卓絕努力,付出巨大代價,中國有效控制了疫情,維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中國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度,及時向世衛組織及相關國家通報疫情資訊,第一時間發佈病毒基因序列等資訊,盡最大努力開展國際抗疫合作,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和好評。這些是事實,事實就是事實。我們絕不接受任何抹黑與攻擊。

我注意到最近一些媒體報導,我相信大家也都注意到了,這些報導表明,疫情在全球多個點出現,一些病例出現的時間線不斷提前。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有關情況會越來越清楚。病毒溯源是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應當由科學家和醫療專家進行科學研究,基於事實和證據得出科學的結論。通過轉嫁責任來掩蓋自身的問題,既不負責任,也不道德。我們絕不接受任何濫訴和索賠要求。

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戰勝疫情需要科學、理性和團結合作。我們希望在這場抗擊疫情的鬥爭中,理性戰勝偏見,良知戰勝謊言,多一些責任擔當,少一些政治操弄。聚焦防控,加強合作,才能有效控制疫情,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發布會現場。(影片截圖)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提問: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暴發以來,一些國家出於維護供應鏈安全的考慮,提出將部分海外企業遷回本國。請問在中國有沒有出現外資企業撤離的情況?這種改變產業鏈的做法是否會加速逆全球化的進程?請問發言人,您怎麼看今後一個時期經濟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走向?

張業遂:經濟發展有它的內在規律。目前全球產業鏈格局是各種要素長期綜合作用,各國企業共同努力、共同選擇的結果,不是哪個國家可以隨意改變的。經濟全球化符合歷史潮流。這次疫情全球大流行,肯定會對全球化產生多方面的複雜影響,但不至於逆轉全球化這一歷史進程。

從總體看,儘管疫情對在華外資企業造成影響,但並不存在大規模外資撤離的情況,中國利用外資的綜合優勢沒有變,外國投資者持續看好中國,在華長期經營發展的信心沒有變。

習近平主席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開幕式致辭時提出,要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盡力恢復世界經濟。中國將繼續堅持多邊主義,維護貿易投資自由化和多邊貿易體制,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完善。

新華社記者提問。(影片截圖)

新華社提問:2020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也是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但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GDP下降了6.8%。請問發言人,如何看待今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脫貧攻堅的既定目標能否按時完成?全國人大又將對此做哪些工作呢?

張業遂:2020年,中國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對中國、對人類的減貧事業都是具有重大標誌性意義的事件。新冠疫情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生產生活秩序造成了嚴重衝擊,也對脫貧攻堅帶來了新的困難和挑戰。比如,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受阻,貧困戶生產經營受損,駐村幫扶工作受限,扶貧企業和項目復工複產延遲,等等。

隨著這些措施全面落實,疫情造成的損失將會降到最低。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一定能夠如期實現。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將重點做好與脫貧攻堅有關的立法、監督工作,同時繼續發揮好各級人大代表的作用,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貢獻力量。

彭博社記者提問。(影片截圖)

彭博社提問:近幾個月,我們看到中美關係矛盾凸顯,雙方在一系列問題上衝突加劇,包括新冠疫情、金融市場、台灣、香港以及貿易問題。請問,您怎麼看待中美關係?特別是疫情之後的中美關係?

張業遂:病毒不分國界,也不分種族。在共同抗疫的過程中,美國社會各界積極對華捐款捐物,中國社會各界也向美方捐助和供應了大量醫療物資,兩國衛生部門和防控專家保持了密切的溝通與合作。中國和美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最大的發達國家和世界前兩大經濟體,經貿聯繫和人員往來十分密切,兩國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歷史充分表明,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合作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當前,中美關係正處在一個重要關口,關鍵在於堅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如果美方尊重中國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理性看待中國的發展和戰略意圖,致力於同中方開展建設性對話,將有利於兩國在各領域以及在地區和全球問題上的互利合作。

如果美方堅持冷戰思維,推行遏制中國的戰略,損害中國的核心和重大利益,結果只能是損人害己。中國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將堅定不移捍衛自身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一個穩定發展的中美關係,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目前,合作抗疫、恢復經濟是頭等大事,維護國際經濟金融市場穩定和全球供應鏈的開放、安全符合各方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