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2020】全國政協會議會期共7日:21日開幕 27日閉幕

撰文:彭琤琳
出版:更新:

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今日(20日)下午舉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郭衛民擔任發言人,他向中外媒體介紹本次大會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新聞發布會採用網絡視像方式舉行。主會場設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分會場設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
郭衛民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將於明日(21日)下午3時開幕,下周三(27日)下午閉幕,較原來計劃縮短了4日半。

記者在分會場舉手提問。(新華社)

【17:14】鳳凰衛視:中國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無論是人工智能、大數據還是5G都發揮了非常獨特、非常重要的作用。請問政協在推動這些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方面發揮了哪些重要作用?

郭衛民:在這次抗擊疫情過程中,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這些新技術發揮了重要作用。利用大數據我們可以對疫情的發展、人員的流動開展實時監測,有效提高了防控的針對性和效率。智能機器人走進醫院、走進隔離區,送物送藥、導醫導診,發揮了很好的作用。通過5G技術,我們對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造過程進行直播,億萬網民成為見證中國奇跡的「雲監工」。另外,5G+遠程的會診系統為醫療救治彙聚起最精銳的專業力量,遠程教育實現了「停課不停學」,遠程辦公為復工復產提供了有力支撐。

可以看到,經過多年的持續積累,中國在新技術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一批龍頭骨幹企業在加速成長。為推動新技術的發展,中國不斷完善頂層設計,陸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導廣大企業積極創新,持續擴大開放合作,取得了顯著成效。近期,中央提出要加快「新基建」的建設進度,這將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步入更快發展階段。

全國政協一直高度關注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的發展,每年都會以各種形式進行討論、進行研究,提出意見建議。去年,全國政協圍繞「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製造業深度融合」這一主題開展了調研,向有關主管部門提出了意見建議。全國政協組織了「委員講堂」節目,請政協委員中的專家介紹5G知識,向社會公眾進行普及。一些委員還通過提交提案、在移動履職平台討論等方式,就相關新技術的發展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意見建議。也有委員建議在加快新技術發展的同時,也要注意保護個人隱私和網絡安全。

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戰略性技術,是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也為社會發展帶來新的歷史機遇。全國政協將持續關注、助力推動,使新技術更好地服務社會,更好地服務大眾。

中外記者提問。(01直播截圖)

【17:06】日本電視台:習近平主席本來今年春天要去訪問日本,但是因為疫情沒有實現。疫情緩和之後,習主席訪問日本的行程大概什麼時候會實現?或者說希望什麼時候實現?

郭衛民: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中日兩國相互支持、友好合作。中國發生疫情以後,日本官方和民間各界紛紛伸出援手,積極支持中國人民的抗疫鬥爭。當時也有很多很生動的故事。「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個美好的詩句在網上廣為流傳。當疫情在日本出現後,中方在做好國內應對疫情工作的同時,也及時向日方提供醫療物資援助,開展了各方面的合作,也有很多很生動感人的故事。《孟子》中有一句話,「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在大災大難面前,兩國能夠攜手並進,同舟共濟,這正是一衣帶水的鄰邦情誼的真實體現,也是未來中日關係持續改善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們願同日方一道,加強交流合作,攜手戰勝疫情,並為促進人類健康福祉和全球公共衛生事業作出積極貢獻。我們期待並相信,經過抗擊疫情的考驗,兩國人民的友誼將得到進一步昇華,中日關係的基礎將進一步牢固。

記者朋友提到習近平主席訪日,的確這是中日兩國關係上的一件大事,兩國政府、兩國人民都高度關注。關於習主席對日的國事訪問,中日雙方都認為,要確保此次訪問在最適宜的時機、環境和氛圍下成行,確保訪問取得圓滿成功。雙方一致同意,繼續保持溝通,為推進雙邊關係進一步發展共同作出努力。

新聞發布會現場。(新華社)

【16:47】新加坡聯合早報:有輿論認為,由於中國在新冠肺炎疫情信息發布上不公開、不及時,導致了疫情蔓延到其他國家,您長期從事新聞發布工作,也是新聞發言人,請問您對此有什麼看法?

郭衛民:關於這個問題,最近一段時間中國政府的有關部門、有關專家多次做了闡釋、做了澄清,在這裡我也簡要地再做一個介紹。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中國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度,及時向國際社會通報疫情信息,有幾個重要的時間點。早在1月3日,相關部門對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作出研判後,就向世衛組織和有關國家、有關地區主動通報。在分離出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後,1月12日即向國際社會發布,在這期間和之後,中國有關部門一直與世衛組織和有關國家保持著交流和溝通。中國1月23日關閉離開武漢的通道,從那天起,每天都通過新聞發布會等多種形式發布有關疫情的重要信息和防控措施。這些信息不僅為中國抗擊疫情提供了支持,也為世界防範、抗擊疫情提供了重要參考。說中國隱瞞疫情導致疫情向其他國家蔓延是毫無道理的。

圍繞抗擊疫情,中國組織了多層次、多渠道、高密度的權威信息發布活動,新聞發布會的數量、規模、形式創新都是前所未有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武漢兩地多次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湖北省每天都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央有關部委、許多省區市都組織了密集的新聞發布活動,及時發布權威信息、回應公眾關切,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有力支持。新聞發布活動得到了國內外輿論關注,也得到了充分肯定。

同時我們也看到,我們的新聞發布工作也還存在不足,比如,如何增強新聞發布的時效性、針對性和專業性,如何提高各級各地領導幹部新聞發布和與媒體打交道的能力等,這些也都需要認真總結,不斷改進。

新聞發布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的新聞發布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在新形勢下也面臨著不少挑戰,需要認真總結、不斷完善。我們要切實提高各級各地領導幹部對新聞發布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要用好新聞發布平台,主動解讀政策,回應好關切,我們要轉變和提升觀念,堅持公開透明原則。我們從工作實踐中深切地感受到,公開透明是做好工作的重要推進器,是解疑釋惑的重要手段,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法寶,也有助於幫助國際社會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國。

我們要進一步加強新聞發布的制度建設,完善新聞發布工作的剛性約束和機制保障。另外,還要進一步開展好培訓,切實提高各地各級廣大領導幹部新聞發布的素養和與媒體打交道的能力。通過努力,切實推進新聞發布工作不斷取得新的進展。

【16:33】農民日報:今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但有人擔心已脫貧人口存在返貧風險,也有人反映存在數字脫貧現象,您對此有何評論?另外,新冠肺炎疫情是否會影響脫貧攻堅進展,政協在今年脫貧攻堅方面將開展哪些工作?

郭衛民:你提的關於脫貧攻堅的幾個問題的確是我們現在脫貧攻堅中面臨的幾個重點問題,也是難點問題。經過多年努力,中國在脫貧攻堅領域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剩餘脫貧攻堅任務依然艱巨。如何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脫貧後返貧,如何克服形式主義、杜絕數字脫貧是需要加強的重要工作。另外,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給脫貧攻堅提出了新挑戰。

在脫貧攻堅這個問題上,全國政協發揮了自身獨特優勢。在開展脫貧攻堅的工作上,全國政協參與的部門多,我們使用的各種工作形式廣,而且取得的成效也比較明顯。近年來聚焦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相關視察調研涉及17個省區市,遍及脫貧攻堅主戰場,2016年、2017年、2018年連續三年圍繞脫貧攻堅召開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去年,圍繞脫貧攻堅有關重點難點問題,汪洋主席主持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進行專題研究。委員們從多角度提出了鞏固脫貧成果的意見建議,其中有關建立返貧監測預警機制的建議得到中央領導同志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聚焦脫貧攻堅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包括推動克服形式主義、杜絕數字脫貧,積極開展民主監督,組織黨外委員開展打贏脫貧攻堅戰專題視察。

此外,全國政協還通過召開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界別協商會、重點提案辦理協商會、反應社情民意信息,組織調研考察、政協委員提交提案等各種方式,就脫貧問題積極建言獻策,有效推動了脫貧工作的開展。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政協非常關注疫情對於脫貧攻堅的影響,並就此開展了深入跟蹤和研究,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今年全國政協還將召開以「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為議題的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並繼續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工作。我們將以高質量的協商議政,助推高質量的攻堅脫貧,為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作出積極貢獻。

【16:22】彭博新聞社:在反全球化浪潮的背景下,疫情對於這一問題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目前多國更傾向於自己生產他們進口的產品以應對國內的供應不足,這有可能導致越來越多的工廠離開中國,並且也有可能進一步導致中美「脫鉤」。請問,這些問題對中國會有什麼樣的影響?中國如何來應對這些問題?

郭衛民: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的確對於全球的產業鏈、供應鏈造成很大衝擊。我們也注意到,在國際上也出現了一些「逆全球化」思潮,也有人提出要把在國外的企業搬回去,也有人聲稱要鼓動本國經濟和中國「脫鉤」。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多數國家的領導人和國際主流輿論呼籲各國加強團結,保持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暢通。近期一些專業機構的調查也顯示,很多跨國企業並不願意從其他國家撤回去,包括從中國撤回,他們不願意;而且還有新的企業不斷來投資,期待繼續開展國際經貿合作。

新冠肺炎疫情的確給國際經濟合作帶來困難,但也更加體現出加強國際合作的重要性。前兩天召開的世界衛生大會上,我們注意到聯合國秘書長和許多國家領導人都強調要加強國際合作。在全球公共衛生危機面前,人類始終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置身度外,獨善其身,也沒有哪個全球性的挑戰能靠一國之力解決。只有秉持同舟共濟、團結合作的理念,才能最終戰勝困難。

新聞發布會主會場設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分會場設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新華社)

剛才說到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性進程,為世界經濟的增長、商品和資本的流動、科技和文明的進步提供了必要條件,經濟全球化在發展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這也是正常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可能加劇了一些人的質疑和擔心,也有人提出要增加本國公共衛生應急物資的生產和保障能力。但我們認為,“脫鉤”主張不是一張好藥方,我們應該看到,全球產業鏈布局和供應鏈結構是多年來形成的,具有相對穩定性和依賴性,面對疫情衝擊,各國應該加強團結、加強合作,協調政策立場,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防止世界經濟陷入衰退,而不應以鄰為壑、分裂孤立,更不能把疫情問題政治化,抹黑、指責、鼓動搞對立。

中國倡導多邊主義,發展全球自由貿易和投資,反對單邊主義,反對貿易保護主義,中國作為全球產業鏈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極,將展現出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服務、更優的營商環境,繼續促進國際經貿合作。習近平主席在不久前召開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特別峰會上表示,中國將堅定不移擴大改革開放,放寬市場准入,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擴大進口,擴大對外投資,為世界經濟穩定作出貢獻。可以相信,不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中國對外開放的政策不會改變,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理念不會改變,中國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努力不會改變。

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新聞發布會採用網絡視像方式舉行。(01直播截圖)

【16:11】新華社:有分析認為,這次疫情對中國經濟造成了較大的衝擊,一季度GDP同比下降了6.8%,所以想請問發言人對今年中國經濟形勢怎麼看?

郭衛民:經濟問題確實是社會普遍高度關注的問題。全國政協對如何統籌疫情防控、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也非常重視。在抗擊疫情的同時,深入研究疫情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並多次召開專題座談會,並且通過移動履職平台等形式展開討論,分析經濟形勢,研究對策。大家認為,各地區、各部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復工復產穩步推進,關係國計民生的基礎行業加快恢復,基本民生得到較好保障。應對疫情催生的許多新產業、新業態得到快速發展。

但同時也要看到,今年一季度宏觀經濟指標出現了明顯下滑,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當前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在增大,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在前所未有的衝擊面前,黨中央、國務院及時出台了一系列對沖性的政策措施,有針對性地加大了逆週期調節力度,切實幫助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總體而言,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保持穩定,這充分表明中國經濟在面對複雜嚴峻局面時展現出超大規模經濟的整體優勢,強大的經濟發展韌性、巨大的潛力和回旋餘地。

經濟界、農業界、工商聯界的委員們,聚焦如何克服疫情影響,圍繞把握宏觀政策取向、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提出了多項意見建議;圍繞加快金融市場改革,保護中小企業生存與發展,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具體舉措,不少建議被政府部門吸收採納。

政協委員們認為,面臨的形勢越是複雜,我們越要保持戰略定力,迎難而上,樹立必勝的信心和決心。面對疫情威脅,我們眾志成城、頑強拼搏,能夠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今天我們團結一心、攻堅克難,相信一定能夠化「危」為「機」,實現經濟社會穩定發展。

中外記者提問。(01直播截圖)

【15:53】人民日報:2019年是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去年召開的中央政協工作會議上,明確了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的發展方向。請問在過去的一年當中,政協的工作有哪些亮點,又有哪些創新之處?

郭衛民:去年政協工作十分活躍,也是政協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2019年全國政協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一是學習貫徹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深入紮實。去年9月20日在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召開中央政協工作會議,這在黨的歷史上、人民政協的歷史上都是第一次。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並發表了重要講話,為新時代人民政協事業發展把航定向。全國政協通過主席會議、常委會會議、專題研討班、專題宣講等多種形式,組織對全體委員開展學習培訓,帶動各級地方政協迅速形成人民政協學習貫徹會議精神的生動局面。

二是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豐富多彩。按照中共中央對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活動的部署,開展了以「我和我們的政協」為主題的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這些活動主題鮮明、形式多樣、覆蓋面廣,鼓勵各級政協委員參與其中當主角。特別是組織了評選表彰人民政協成立70年來一百件有影響力的提案活動,從14多萬件的提案中優中選優,評選出100件提案。比如,關於新中國國慶日的建議案,關於確立教師節日期及活動內容的提案,關於免徵農業稅的提案等。這彰顯了人民政協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三是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富有成效。聚焦打贏脫貧攻堅戰、創新驅動發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問題,全年組織視察考察調研97項,召開各層次協商活動73場次,廣集良策,廣聚共識,提出了一大批針對性強、操作性強的意見建議,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許多建議轉化為政策文件有關內容。人民政協更加注重把凝聚共識融入協商議政的各項活動中,做到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明天,汪洋主席將作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將會對去年工作進行全面總結,歡迎大家關注。

中外記者提問。(01直播截圖)

【15:42】路透社: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多國民眾由於認為病毒從中國傳播至各國,而對中國感到不滿。中國出口的部分醫療物資存在質量問題,而中方仍大規模宣傳其對別國的抗疫援助,也令一些人感到反感。您對此怎麼看?

郭衛民:我對你剛才提問中所做的判斷並不完全贊成。在抗擊疫情過程中,國際社會對中國抗擊疫情所採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中國對其他國家的支持援助、積極推動抗擊疫情的國際合作,總體上是給予充分肯定的。在媒體報道中,很多國家的領導人、政府官員、智庫和一些組織等,總體上對中國的評價是正面的、友好的。

病毒是全人類的共同敵人,病毒沒有國界,疫病也不分種族,人類戰勝各種重大疫情的歷史表明,加強團結合作至關重要。大家也都看到,近一時期美國等少數國家一些政客將疫情政治化、污名化,製造輿論,對中國進行抹黑。他們渲染病毒來自中國、來自武漢,還有人宣稱中國提供抗疫援助是「為了提升地緣政治影響力,是為了爭奪世界領導權」等等。這些政客或者是出於國內政治需要,試圖轉移視線、推卸責任,或者是出於意識形態的偏見,指責中國,造謠抹黑。這樣的圖謀是不能得逞的。中國政府和有關方面對此已經做了有力的澄清、駁斥和回應,許多國際的權威機構,包括世衛組織和一些權威專家都紛紛站出來,表達了反對意見。

剛才提到了醫療物資的質量問題,中國有關部門已經進行了調查、澄清,也採取了相關措施。對出口醫療物資的質量出現一些質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因為中外產品質量標準不同,有些是使用習慣上存在差異,有些是操作不當等。中國出口了大量的醫療物資,存在問題的只是極少數,中國政府對此零容忍,有關部門已採取了嚴格措施,以確保醫療物資質量,規範出口秩序。

新聞發布會現場。(01直播截圖)

郭衛民:關於對外援助問題,我想強調,中國向有關國家提供抗疫援助是真誠的。在中國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很多國家對我們施以援手,我們至今銘記在心。當疫情在其他國家蔓延,我們向這些國家用各種方式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包括提供物資,分享抗疫防治的經驗,派出醫療隊等,都是希望這些國家能盡早地控制疫情,挽救更多的生命,也使國際社會盡早地恢復正常秩序。這些做法體現了人道主義精神,體現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責任擔當,也體現了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優秀傳統。以此來指責中國高調宣傳,甚至說「中國要爭奪世界領導權」,這是毫無道理的,也是十分狹隘的。

當前,不少國家正在開展抗擊疫情的艱苦鬥爭,我們對此感同身受,願與國際社會一道,攜起手來,共同努力,爭取早日戰勝疫情。我們將繼續盡己所能,為有需要的國家提供支持和援助,推動抗擊疫情的國際合作。中國始終堅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我們將堅持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明,中國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是全球發展的貢獻者,是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願同世界各國一起,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郭衛民回應記者提問。(01直播截圖)

【15:31】中國日報: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中國在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上還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請問政協在加強國家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方面有哪些建議?還將開展哪些工作?

郭衛民: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公共衛生事件。經過艱苦努力,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應對新冠病毒這一人類未知的全新病毒,也暴露出中國在重大疫情防控體系和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全國政協在積極參與疫情防控的同時,圍繞完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等問題開展討論、建言獻策,許多委員通過提交提案、網絡議政等方式提出意見建議,全國政協的相關專門委員會舉行了專題座談會,委員們展開了討論,也提出了很多意見建議。有委員提出要加快完善公共衛生法律法規體系,建立公共衛生應急預案定期修訂及演練機制,要提高疫情監測系統快速反應能力。還有委員圍繞建立重大疫情防治的中西醫協作機制,加強傳染病專科醫院的建設,完善公共衛生人才隊伍的建設等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議,對於推動有關工作的改進發揮了積極重要的作用。

今年政協大會期間,委員們將圍繞相關問題開展討論。同時,今年還將組織調研考察、舉辦雙周協商會等協商議政活動,就相關問題建言資政。委員們認為要增強責任感、緊迫感,推動中國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不斷完善,推進中國現代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向前推進,邁上新台階。

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舉行,媒體記者提問。(01直播截圖)

【15:26】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當中,看到了很多政協委員活躍的身影。請問這些委員都具體做了哪些工作,各級政協組織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

郭衛民:醫療衛生界委員身先士卒,衝鋒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他們當中既有家喻戶曉的知名專家,也有許多公眾並不熟悉的業界翹楚;既有馳援湖北的一流醫院的領隊者,也有駐守武漢陣地的著名醫院的掌舵人;既有知名的臨床專家,又有頂尖的社區防控專家。有全國政協委員,也有地方各級政協委員。他們雖然崗位不同,但都不顧個人安危,不怕犧牲,勇於擔當。

不僅是醫衛界委員,其他政協委員也在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為防控疫情彙聚力量。有些委員在病毒研究和疫苗研發等領域夜以繼日地進行科研攻關,有些委員全力組織重點醫療物資的生產,有些委員深入一線,采寫播發新聞或者創作文藝作品,有些委員積極籌措醫療防護物資,捐款捐物,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政協委員靠得住、站得出、頂得上,用實際行動展現了為國履職、為民盡責這樣新時代的政協委員的風采。各級政協組織圍繞疫情防控,創新履職方式,積極擔當作為,把專門協商機構的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全國政協發揮委員移動履職平台,小範圍協商座談等形式作用,就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穩定社會預期、加強依法治理等積極建言,共報送情況反映、意見建議一千多條。召開了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的雙周協商座談會,製作委員講堂節目並在相關媒體播出,圍繞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雙勝利,依託委員移動履職平台開展了專項問卷調查,廣大委員積極參與並且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見建議。各地政協通過各種方式參與疫情防控,積極貢獻力量。

今年為防控疫情,記者會以網絡視像形式進行。(01直播截圖)

據郭衛民介紹,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將於5月21日下午3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5月27日下午閉幕,較原來計劃縮短了4天半。會議主要議程:聽取並審議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報告;列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聽取並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民法典草案、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等;審議通過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政治決議等決議和報告。

本次大會期間,全體會議和小組會議都做了相應的壓減。將安排開幕會、閉幕會以及兩次大會發言,其中一次以視像會議方式舉行;安排6次小組會議。開幕會、閉幕會將邀請外國駐華使節旁聽。

考慮到疫情防控要求和會期安排,大會對媒體採訪作出適當調整,邀請少部分在京中外記者到人民大會堂現場採訪;通過網絡視像方式安排3場「委員通道」採訪活動;小組會議不安排集中採訪。中外記者可運用網絡、視像、書面等方式採訪,各委員駐地均設立網絡視像採訪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