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上空的暗戰】上兵伐謀:中美電磁頻譜戰域爭權
1995年7月台海飛彈危機時,台灣海峽戰雲密佈、情勢緊繃,美國派遣尼米茲號航空母艦(USS Nimitz CVN-68)戰鬥羣,穿越台海外圍,監控解放軍對台灣近海發射戰區彈道飛彈的詳細情況。
該年8月至10月,解放軍在東南沿海除了彈道飛彈試射外,也動員三軍舉行登陸演習,美軍航母戰鬥羣一路監視,在某次關鍵時刻,尼米茲號航母派出4架EA-6B「徘徊者」(Prowler)式電戰機,偵查解放軍於東南沿海的部署動態。有消息稱,解放軍發現EA-6B之後,試圖與美機進行電子對戰,但由於EA-6B強大的電子干擾能力,與解放軍「暗戰」的結果,造成了整個大陸東南沿海的通訊大範圍當機,解放軍首次見識到美軍EA-6B電戰機強大的電子作戰能力。
來年3月,解放軍進行第二波的台海軍演,進行威脅性更強的彈道飛彈試射以及海陸空三棲演習,美軍派出獨立號(USS Independence CV/CVA-62)航母戰鬥羣,以及尼米茲號航母戰鬥羣,二個戰鬥羣從北到南包夾台灣外圍,務使整個軍事危機狀態降至最低。據悉,解放軍試圖在該次演習中,由未改良過得轟6型轟炸機,實施海上反艦飛彈實彈射擊演習,結果同樣遭到來自美軍航母戰鬥羣的EA-6B進行電子攻擊,使得轟6無法成功實彈試射飛彈。解放軍第二次在近乎實戰的環境中,見識到EA-6B的電子作戰實力,也了解到了與美軍之間在電磁頻譜領域上的落差。
電磁頻譜(the electromagnetics spectrum, EMS)是一個全新的作戰領域。在以往的戰場中,他可能僅代表了無線、有線通訊、指揮、管理、情報等信息,在因特網時代,他代表了整體作戰環境(Operational Environment)中相當重要、卻無聲無影的作戰領域,而在現代第三波甚至第四波的戰場中,越是掌握電磁頻譜優勢,越能掌握戰場「覺知能力」(situational awareness),越能夠全面掌握覺知能力的軍隊,就能夠打破所謂「戰場迷霧」(Fog of War),比敵人先一步掌握戰略機先(Stretegic Initiative),進而致勝。這已經是現代軍事科學的基本道理,故電磁頻譜戰域的重要性,幾乎與其餘領域的軍事領先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一旦己方被敵方奪下「制電磁權」(Electromagnetic Dominance),則幾乎毫無戰勝可能。
從1954年開始,美國與中華民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協議》(Sino-American Mutual Defense Treaty 當時的美國承認台北政府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此條約一直執行到1980年、美國承認北京政府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為止。
在此後20多年時間,有一半以上美國困於越戰泥沼,故在台海的巡弋反成次要角色,而美軍需要大量至中南半島進行電磁先制戰術、首度實驗所謂「野鼬戰術」(Wild Weasel),也就是以攻擊性電子裝置,使用在戰場上,擊殺敵軍的防空武力。此種實驗性戰術,首度在中南半島曝光,也有數次機密性地使用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
此外,隨着第7艦隊巡弋台灣海峽,美軍第二代、第三代的電子作戰機,隨着巡弋艦隊,大量蒐集解放軍電磁頻譜訊號,以供判讀,已經不是機密。尤其越戰時代,美軍急需獲知,解放軍與越共之間的聯繫與援助管道與關係演變,電磁偵查、情報蒐集與軟性攻擊等,多有發生。而近期在台海外圍相當紅的RC-135電偵機,早在1960年代末期越戰開始前,就已經活躍於台灣海峽外圍。
而更早的P-2/P-3系列電偵機,也是早前的要角,該類機主要的任務還是軟殺性的蒐集參數與電磁頻譜探查,要論到攻擊性的電偵機,就得到後來美國海軍、空軍開始發展「野鼬戰術」,一系列由老舊轟炸機改裝的電子攻擊機,例如在越戰時相當活躍的RB-66電戰機,曾經都是台灣清泉崗基地的遠來暫停訪客。
直到2001年,美軍EP-3電偵機與解放軍殲8乙型戰機因為衝突擦撞,導致海南島迫降事件,美軍在台海外圍收集中國大陸電磁頻譜的「暗戰」內情,才終於公諸世人眼中,雖然遇到擦撞事件,但是美軍並未放緩其在台海外圍電偵的行動,在2000年之後,無人機的技術日漸成熟,電偵機、電戰機的角色,有部份漸漸為無人機所取代,為台海上空美中爭霸的「暗戰」,提供更廣闊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