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專家王辰:西方施行群體免疫 中國後期或陷入被動局面

撰文:朱加樟
出版:更新:

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於3日(上周五)接受內媒採訪時表示,一些西方國家施行實質性的「群體免疫」策略,中國後期可能陷入被動局面,對經濟社會發展、國際交流和開放帶來不利影響,唯有醫學才能解決這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表示,一些西方國家施行實質性的「群體免疫」策略,中國後期可能陷入被動局面,唯有醫學才能解決這問題。(網絡圖片)

王辰稱,通過這次大疫,中國必須增長的智慧,就是對醫學科技的高度重視。目前中國的抗疫戰,主要打的是社會組織的仗,而非科技仗。中國應該少一些說漂亮話的人,多一些目光冷靜、頭腦清醒、行動穩健迅捷的科學家。

王辰指,中國目前疫情防控效果明顯,但在對新冠病毒的認識還遠遠不夠,對其傳播規律也缺乏想像力,所以還不是歇口氣的時候,還要對疫情是否反覆保持足夠警惕。

王辰又將中國與歐美進行比較,指歐美會比較理性地,在資源短缺的情況下,會斷指求存。中國是比較感性的,重感情的,一定要把每個人到維護住。於是,在將來就可能出現一個情況,就是歐美人群受了大的損失之後,人群免疫能力就上來了,可以敞開國門。中國反過來有可能面臨這樣的局面,對於14億人口這樣人均醫療資源較低的國家來說,既要重感情,還要保持社會穩定,還要保持國門的開放狀態,誰能做這件事?只有醫學能幫國家。

王辰表示,在新冠病毒的科技研究上,中國要認清楚自己的狀態。當中國還為這些假陽性、假陰性,尤其假陰性所困惑的時候,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有的國家已經是一滴指血十分鐘,就能準確率很高的測出來了,已經可以分發到家庭裏邊,像糖尿病一樣的自己測一下填報了。這就是科技的力量。

王辰最後指,中央已經明確,要求特別是重點地區和地方,要組織人群的流行病學調查,調查到底有多少所謂的無症狀感染者。通過抽樣調查,能夠對人群整體的免疫力狀況和無症狀感染者的比例摸底。三個月、六個月後覆查,則可以反映未來群體的免疫力和疾病流行情況。這個依據拿在手裏,中國才能制定科學的防控措施,才能在世界各國普遍受到疫情影響的情況下掌握主動權,不至於陷於被動

(《人民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