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今年第二次出京視察 習近平浙江催復工的幾個信號
當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造成百萬人感染、數萬人死亡,讓各國領導人焦頭爛額之際,最先「摔了一跤」的中國率先「站起來」。在剛過去的周末(4月4日),為紀念在抗疫中犧牲的烈士及逝世同胞,中國時隔十年再次舉行全國哀悼活動。此前一天,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參加義務植樹活動,按慣例,這活動本該在半個多月前的植樹節(3月12日)舉行。然而,更為外界矚目的是習近平上周(3月29日至4月1日)南下浙江考察。
特殊時間、地點和人物,在全球疫情洶湧的背景下,習近平一連串行動似乎顯得別樹一幟。就在這幾項行程之前,習近平才剛結束武漢之行,如這般一個月內多次地方考察極為罕見,到底原因何在?為什麼會選擇在這個時候植樹?為何去浙江考察?
中共高層的地方視察通常可分兩種情況,一種是重大會議之前七常委分別往地方視察、調研民情,外界多把這視為會議即將召開的信號,例如每年的北戴河會議即是如此。另一種是日常的地方視察,這類行程往往具有針對性,例如2018年9月中國與美國的貿易戰打得激烈、國內民營經濟退場論又嘈雜不休時,習近平便出乎外界意料的沒有南下「二次巡視」,而是北上黑龍江視察中國商品糧基地,並特意談及民營企業的問題。
重心轉移至重啟經濟發展
此次浙江之行是習近平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的第四次地方考察,也是其春節後二度離京。2月10日與3月2日,習近平分別去了北京朝陽區的社區、北京地壇醫院與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和清華大學醫學院視察,主要是圍繞疫情防控與疫苗研發,其中也提出了「生物安全」這一新的國家安全觀。
到3月10日,習近平作為疫情防控的總指揮,首次前往中國疫情中心武漢,意義自然不同尋常。外界認為,習近平在疫情爆發兩個多月以來首次考察武漢,某程度上標誌着在整個國家付出慘重代價、調集全國醫療資源救治後,疫情防控初露勝利曙光。當時中國境內新增確診患者數目大降,佐證了這種看法。
如果說武漢之行是疫情防控初見曙光之時,穩定社會情緒的一個最為有力的信號,那麼浙江之行則不然。浙江雖然也是此次疫情的重災區,卻與武漢全然不同,故習近平去浙江的主題,顯然不是為醫護人員打氣或撫慰鼓舞民眾,而是透露出中共正全力將重心轉移到如何重啟被按下暫停鍵的經濟發展上。
之所以選擇浙江,一則因為當地一直是中國民營經濟最為活躍、以出口導向型經濟為特長的工業重鎮,觀察浙江的經濟恢復情況,便可知中國經濟恢復程度及面臨的阻礙,甚至會有一些值得推廣的經驗,供其他區域借鑑。
其次,此次疫情發生後,浙江是最早一批啟動重大公共突發衞生事件一級響應的省份之一,也是第一批推動復工復產的省份之一。浙江省推出的「五色疫情圖」便是回應中共科學防控、精準防控的最典型案例;此外,該省的「綠碼」通行(浙江省會杭州把個人健康狀況電子化,分成綠、黃、紅三種不同顏色的健康碼,綠色代表「健康通行」)也在全國推廣;再者,在其他省份為疫情防控與恢復經濟而觀望之際,浙江率先動用「搶人」戰術、發明「共用員工」。
第三,浙江可謂近幾年中國政壇的「示範單位」,「浙江模式」、「浙江經驗」被中共高層在全國推廣。浙江是習近平曾經主政之地,2002至2007年間,習近平在這裏實現了從「政府一把手」到「黨委一把手」的跨越,浙江經歷是其仕途中極為重要的一個時期。隨着他走向中共總書記的位置,浙江派官員成為中共政壇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在此次疫情期間被委以重任的應勇、夏寶龍等,皆有浙江官員的標籤。此外,習近平在浙江任職期間發揚的「楓橋經驗」、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也開始在全國推廣。
可以說,浙江是一個具有濃厚習近平政治色彩的省份。
確保產業鏈開放穩定安全
習近平視察地方時,行程時間一般為二至四天,此次浙江之行採用了最長時間的四天安排。從官方陸續公布的行程可以看到,習近平先後去了浙江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寧波北侖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園區、浙江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浙江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杭州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
央視報道習近平在寧波舟山港的考察時表示,港口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中國90%以上的外貿貨物通過港口進出。在全球港口貨物輸送量和貨櫃箱輸送量排名前十名的港口中,中國港口均佔了七席。由此可見,港口在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方面都扮演着極其重要的角色。而習近平考察的寧波舟山港,是中共倡議的「一帶一路」的交匯點。數據顯示,舟山港在2019年完成貨物輸送量11.2億噸,連續十一年位居世界第一,集裝箱輸送量達2,753.5萬標箱,穩居全球港口第三位。至於北侖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園區則聚集了70多家壓鑄模及其上下游配套企業,據介紹,其與美國、德國、意大利等保持貿易往來。二者均為中國外向型經濟的代表,而習近平動身前往浙江之前,曾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通了電話,提到要確保中歐產業鏈供應鏈開放、穩定、安全。
反思疫情 創建環保發展並存體系
如果說在寧波的視察如央視所提傳遞了疫情之下「摧傷雖多意愈厲,直與天地爭春回」的信心,那麼接下來的幾個行程看似鬆散,實則體現了中共對此次疫情的反思。
習近平在浙江湖州市安吉縣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的講話值得注意。他提到,今次疫情防控是國家社會治理體系、治理能力建設的一次大考,要舉一反三;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成功,在於不斷地汲取教訓、改正自己、完善自己。與此同時,連續刊發習近平講話的中共理論刊物《求是》又再披露,習近平3月10日在武漢考察時的內部講話,其中他提到今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對中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既有經驗,也有教訓。事實上,這番話從2月3日中共政治局常委會到後來歷次政治局會議,以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上,都反覆出現在習近平口中。
由此可見,至少在習近平的認知中,此次疫情給中共乃至中國帶來一個需要被反覆回憶的反思與經驗教訓。這在接下來的行程中也有體現。習近平先後到了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杭州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其中,余村是習近平執掌浙江時曾在2005年考察的地方,他在此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此次故地重遊,說是檢驗其執政理念也未為不可。這裏面有鄉村治理與城市治理,說明在習近平的規劃中,美麗鄉村、鄉村振興的計劃是與城市化進程並行不悖的另一套發展道路。在城市治理上,習近平曾提出要建立超大型現代城市,於是他在杭州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了解了杭州利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的情況。
新冠肺炎一役教會我們,現代化絕不只是制度的完善、技術的進步等,還有人與自然的相處。習近平考察杭州西溪濕地公園,意即在此。他在西溪濕地公園稱,要把保護好西湖和西溪濕地作為杭州城市發展和治理的鮮明導向,統籌好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布局,在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生共榮的宜居城市方面創造更多經驗。
無論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還是建設人與自然共生共榮的宜居城市,此次疫情給中共的教訓不僅是禁止野生動物交易,還有如何創造一個發展與環保共存的體系。如果認為上述信號還不夠明確的話,習近平返京之後立即參與義務植樹活動時,就說得再直接不過:「我們一起參加義務植樹,既是以實際行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又是宣導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習近平經常在3月12日植樹節參加植樹活動,但今年缺席。
當然,這裏面有一個小細節,即是習近平在此次考察時,在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碼頭上、西溪濕地公園等場所沒有佩戴口罩,在辦公大樓、生產車間等室內環境中,仍然全程佩戴着口罩。但在疫情反彈仍存隱憂的情況下,習近平以中共最高領導人的姿態首次在公眾場合脫下口罩,無非是宣示必須復工復產,重啟經濟,但與此同時也要對疫情反彈保持警惕與防範。
上文刊登於第208期《香港01》周報(2020年4月6日)《今年第二次出京視察 習近平浙江催復工的幾個信號》。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