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紐約時報》記者:在戰勝疫情上中國已取得巨大成功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持續,美國《紐約時報》負責科學與健康的記者Donald McNeil於3月13日(上周五)接受美媒MSNBC電視節目訪談時,他比較中美兩國的疫情防控措施,表示在戰勝疫情上中國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McNeil又介紹了中國的檢疫流程,闡述中國從如何隔離到徹底打破傳播鏈的做法,以及如何保護醫院資源不崩潰。

在約6分鐘的訪談中,McNeil稱,中國將會逐漸重新開放其經濟,讓人們回工廠復工、恢復飲食業,儘管這是個非常緩慢的過程。通過無人機的畫面,會以為「封城看起來很糟糕」、「街上都沒有車輛和行人」,但實際上,封城只是為了落實主要措施而做的準備,而這些措施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抗擊疫情,不斷地檢測以找到患者。

McNeil還介紹稱,中國的醫院建有單獨的發熱門診,和普通門診區分開來;在中國很多地方都需要測量體溫,包括火車站、地鐵站、辦公大樓等,體溫異常的人會被送到發熱門診;在中國,醫院會首先給病人做電腦斷層掃描(CT)以檢查肺部影像是否存在異常,這給病毒檢測起到了很好的前期篩查和輔助作用,而在美國新冠肺炎的檢測流程卻非常緩慢和低效,使用電腦斷層掃描服務則昂貴而緩慢。

最後,McNeil還介紹了中國的方艙醫院如何有效隔離患病人群,將疑似、輕症病人與醫院裏的重症病人分類管理,這一體系也確保了醫療系統不崩潰。他還表示,方艙醫院的病人都會得到很好的照料,甚至還有組織跳舞等活動來幫助他們提高身體質素。

中國設立「方艙醫院」專門收治輕症患者,至今重災區武漢市內所有方艙醫院都已休艙。(美聯社)

此外《紐約時報》近日也刊出記者張彥(Ian Johnson)的評論文章《中國為西方爭取了時間,卻被西方白白浪費》,認為西方國家未有吸取中國的經驗教訓,錯過控制新冠肺炎傳播的最佳時機。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擴散蔓延,相比之下中國的情況已有漸好轉,國家衛健委日前更正式宣布,中國的疫情流行高峰期已經過去。張彥認為,外界似乎覺得中國的情況有其獨特性,例如中國遠在天邊,病毒不會傳播得這麼遠、這麼快,「不過,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外界,尤其是西方人,都執着於中國的政治體制,輕視中國的決策有其可能價值及重要性。」乃至中國在1月實施嚴厲的封鎖及隔離措施時,外國主流媒體都對此加以抨擊,認為做法落後、毫無意義,對中國在極短時間內建成火神山醫院及雷神山醫院的壯舉指指點點,甚至用「反烏托邦」、「混亂」來形客防止病毒傳播的隔離中心。

張彥指,認為中國的做法主要是基於粗暴的威權主義是愚蠢,而且並非所以失誤都是因其威權主義造成,當中某些政策確是出於對公共利益的重大關心而制定,並由高質素的公務員執行。相反,在資訊流通的美國,雖然一直以來都有接收消息,目睹疫情導致數以千計的中國人死亡,但美國政府仍然推動假消息運動,令疫情風險被低估。張彥表示,中國領導人在疫情初期確實會感到沮喪,但短期內就有採取行動,且迄今為止比許多民主選舉產生的領導人都更果斷。

張彥在最後指出,西方很多人只關心中國如何未能在最初阻止疫情爆發,卻忽略中國的體制有其起作用的一面,「在機場檢測體溫、擴大社交距離、為任何感染者提供免費醫療服務,這些都不叫『威權主義』。」